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2020-12-02更新 | 4399次组卷 | 76卷引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018-06-10更新 | 7047次组卷 | 9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2019-01-30更新 | 5785次组卷 | 68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地主控制了郡县
2019-06-07更新 | 3590次组卷 | 7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八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2016-11-27更新 | 4334次组卷 | 10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2017-06-25更新 | 3217次组卷 | 59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182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        
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2019-01-30更新 | 1925次组卷 | 40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这一议论反映了
A.农本思想被否定B.重商主义盛行
C.传统义利观废弛D.抑商观念削弱
2018-11-28更新 | 2084次组卷 | 36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朝后期,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提出“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李贽提倡“童心”说,“认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出现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儒家伦理纲常崩坏失去活力B.市民阶层的日益发展与壮大
C.理学趋向实用主义追求私欲D.重农抑商松动商品经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