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5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是两宋部分学者的言论记载。据表可知,两宋时期(     
记述出处
“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郑至道《琴堂谕俗编》卷上,《重本业》
“国家四民,士、农、工、商”“同是一等齐民”黄震《贵氏日抄》卷78,《诃诉约束》
“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至于蒸逃髦士,则古人盖曰无关,虽工商不敢绝也”叶通《习学纪言序目》卷19.《史记一》
A.传统择业观念根深蒂固B.货物流通渠道多元并进
C.传统四民思想受到冲击D.朝廷有意放松经济管控
2024-02-0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南宋临安“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南宋杨万里诗云:“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南宋方志记载,“昆山县西三里处有东西杨庄,皆产瓜。”这些可用于研究南宋时期(     
A.南方地区土地所有权的变更B.人口迁徙改变经济重心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提升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3 . 下表,《明史·食货志》载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中国丝绸、茶叶产销总量,这表明当时(     
商品出口量总产量占比
丝绸约7000万匹约1.5亿匹46%
茶叶约3亿斤约4亿斤75%
A.自然经济成功转型B.深度卷入世界市场
C.商品经济发展繁荣D.农业丧失主体地位
4 . 汉初允许盐铁私营,主要由富商、豪强所控制,他们以利为本,价格自由决定,质量参差不齐,百姓不堪其苦。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贵贱有平而民不疑………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这一变化说明专卖政策(            
A.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B.完善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C.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D.增加了财政收入与来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美国学者佛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说:“在16—17世纪,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向了中国。”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奢侈品消费蔚然成风B.鼓励发展新的经济因素
C.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D.海禁政策推行遭到失败
2023·陕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清代,梅菉镇出现槟榔行、木履行、打铁街等等,而且这并不局限于梅菉镇,雷州府海康县甚至在明代就出现猪羊市、鸡鹅市、鱼盐市、米毅市、槟榔市、布帛市等。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市镇经济实现长足发展B.专业性市场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渐趋松弛D.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2023-06-04更新 | 53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漆侠在《中国经济通史》中认为宋朝商品流通有两种运动形式: 一种是农副产品的“求心”运动,即农副 产品向城市集中;另一种是手工业产品的“辐射”运动,即手工业产品在某一产地大量生产后,由商人运往各地经销。据此可知当时(       
A.农副产品不断向城市集中B.农村与城市联系日益紧密
C.手工业产品开始行销各地D.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8 . 商人历来为官僚士大夫所不齿,但到了明朝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坛领袖王世贞对朋友说“徽州商人见着苏州文人就像苍蝇追逐羊肉一般”,这位朋友回答道“苏州文人见着徽州商人也像苍蝇追逐羊肉一般”。这一变化表明(     
A.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商人政治地位大大提升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士商勾连影响社会风气
9 . 南宋除朝贡贸易外,政府鼓励私商贩洋贸易,东南沿海常年近10万人涉足外贸,民间海船七八万艘,铜钱、手工业品等大量流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广州、泉州等港甚至出现了外商聚居的“蕃坊”“蕃学”。这一现象(     
A.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表明中国是世界贸易中心
C.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D.标志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10 . 下表所示为乾隆十四年(1749年)山东半岛与南方诸省部分商船贸易统计情况。由此可知,当时(     
南下商船起航地目的地载运商品
胶州乍浦青豆、白豆、绿豆、柿饼
胶州江南豆、豆油、猪、柴草、红枣
北上商船厦门胶州苏木、碗、糖
福建同安胶州糖、茶、粗碗
江南胶州纸货

A.海外贸易有所发展B.区域经济特色较为鲜明
C.运河商业贸易繁荣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