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1 . 自古至今,东西方的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多次变化,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络已经形成,中国处于世界贸易网络的中心,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但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佛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三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份额示意图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四   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1854—1856年英国对外贸易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条约》中哪些条款体现了英国自由贸易的目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
2020-06-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中叶以后,浙江常山地区丁壮“屏(摒)来耗而事负载,以取日人佣值”;安徽徽州许多农民“执技艺或负贩就食他郡”;福建古田县壮年农民也“多佣之四方”。这表明上述地区
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D.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文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
A.宋朝统治者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徽宗废除
C.商业发展严重影响了街衢正常交通D.商品经济的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
2020-05-22更新 | 385次组卷 | 4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二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1)依据材料一,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泛起”微澜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变化?并请你据此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的商品经济非常繁荣。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西北等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处市舶司。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西汉中叶,中国商人渡海到达印度半岛,购置当地奇珍。到了唐代,海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广州设置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宋代是我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当时同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多达数十个,进口货物在4000种以上,宋王朝在海外贸易方面的收入不断增加。宋高宗绍兴初,年收入占当时全部收入的1/20。宋代及其以后,海路已经取代陆路而成为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摘编自王嘉《两宋海外贸易发展的社会基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简析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是(   
A.白银的大量使用B.交子的使用C.工商业繁荣D.榷场贸易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明清时期,一些传统型县城与市镇中,其夜市形态发生了变化。市镇中定期的、在夜晚进行的买卖货物的集市性夜市,逐渐发展为以某类农副产品大批量交易为主的集散性夜市。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B.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C.中等城市的功能发生分化D.小农经济正统地位的动摇
2020-05-14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桦甸四中、磐石一中、梅河口五中、蛟河实验中学等校2020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宋代,关于“富民”的记载逐渐增多,他们是经营农业为主、兼及工商的各行各业的致富者。苏辙有言云:“惟州县之间,随其大小,皆有富民。”其上承国家政策变化改革,下连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据此可知,宋代“富民”
A.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积聚了财富B.占有财富且享有政治特权
C.成为朝廷治理国家的重要力量D.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阶层
2020-05-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桦甸四中、磐石一中、梅河口五中、蛟河实验中学等校2020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宋史·食货志》记载:“大观元年,诏改四川交子务为钱引务。自用兵取湟、廓、西宁,藉其法以助边费,较天圣(年号)一界逾二十倍,而价愈损。及更界年,新交子一当旧者四,故更张之。”材料反映了北宋
A.交子成为北宋主要货币B.交子通行于全国
C.交子丧失市场流通功能D.出现了财政危机
2020-05-0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明代徽州经济交往频繁,民事诉讼案伴随之增多,在内容上涉及田宅、婚姻、继承和债务等各个方面,当事人包括官僚、乡绅、地主、农民、商人、佃仆及地痞无赖等各个等级和阶层,民俗健讼。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B.商业发展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
C.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了传统伦理道德D.商帮出现冲击了政府管理秩序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