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庙市是指在寺庙或道观内外举办的定期集市,两宋时全国寺院、道观林立,庙会繁多,比较有名的庙市有大相国寺庙市、东岳庙市、青城山庙市等。史载相国寺庙市“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庙市的出现(     
A.进一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B.扩大了商业的范围和广度
C.为商业市镇发展奠定基础D.侧面反映宗教文化的繁荣
2 . 唐律规定“诸校斛斗秤度不平,杖七十。监校者不觉,减一等,知情与同罪”,还规定必须在每年八月对行用京师和地方州县的度量衡器进行校正,加盖官方印署后方准使用。这说明,唐代(     
A.严格贯彻重农抑商政策B.度量衡器尚未实现统一
C.缺斤少两现象十分严重D.注重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2024-02-2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3 . 《唐律疏议》规定:“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得利计赃重者,计利准盗窃论。贩卖者,亦如之。”这说明唐代(       
A.实行较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B.政府加强对市场的严格监管
C.遵循了价值规律对市场管理D.坊市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2023-10-01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漆侠在《中国经济通史》中认为宋朝商品流通有两种运动形式: 一种是农副产品的“求心”运动,即农副 产品向城市集中;另一种是手工业产品的“辐射”运动,即手工业产品在某一产地大量生产后,由商人运往各地经销。据此可知当时(       
A.农副产品不断向城市集中B.农村与城市联系日益紧密
C.手工业产品开始行销各地D.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饶税”是南宋政府为民间商船推行的奖惩制海外贸易赋税,以航船的限期回港作为征税标准。海船在限期回港受到税赋奖励,可以少交甚至不交税,若超过市舶司规定的年限回港则需要缴纳高额饶税。“饶税”的实施旨在(     
A.增加政府商税收入B.开拓商船贸易网络
C.提高政权国际影响D.限制海外贸易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借贷、质、押、典当、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比较普遍,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便钱等信用票据大量流通。据此可知宋代商业信用的发展(     
A.有利于缩短商品交易周期B.扩大了货币的数量和种类
C.干扰了民众的经济生活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开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公元前322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车节”,“舟节”规定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这说明了(     
A.官营工商业发展情况B.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出现
C.国家的商品专卖政策D.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
2023-01-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所示中国古代中原王朝是立足于东亚的农业大国,汉唐农业帝国的立国态势是“头枕三河、面向西北(草原)”,但是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其立国态势一变而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宋代的这一变化基于(     
A.海外贸易的兴起B.中央集权的加强
C.经济格局的变动D.重农抑商的废弃
9 . 以下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部分市镇的描述,据此可知当时市镇(  )
南浔镇东西南北之通街周约十里。镇中运河与市河相交处,形成闹市与商业区。
时谚:“湖州整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
濮院镇共有二十七条街、十五条弄、二条巷。嘉兴府城与之相比,也相形见绌。
乌青镇“民物繁缉,甲于他镇”“虽无城垣之设,亦有坊门之置”;时人称之“名为镇而实具郡邑城郭之势”。

A.呈现出城市化趋向B.成为地方政治经济中心
C.实行坊市管理体制D.得益于海上贸易的兴起
2022-12-15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邓州春雨国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学者研究,明代松江地区籽棉的常年产量在7015万斤至8418万斤之间,而其时松江地区年产棉布约2000万匹,需籽棉至少11250万斤。据此可知当时(  )
A.官营手工业已进入鼎盛时期B.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于世界市场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