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城市是历史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祐二年(1087)十月,泉州港正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出于生存的需要,南宋统治者放宽了对工商业的控制,鼓励发展工商业,使得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历史上顶点。由于经济的兴起,城市化进程也有所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变。有宋一代,科学技术成果极为丰富,航海技术也相较以前有所提高,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也发展到新的高度。由于南北陆路和东西陆路的交通断绝,南宋的大致方针是向北防御,向南发展。因此,面向东南海陆发展与东南亚等国的关系也就成了必然的趋势,而作为海上对外交往中心枢纽的泉州也应时兴起。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泉州港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指出宋代“南北陆路和东西陆路的交通断绝”后海路转趋于发达的两条路线。

材料二   至道光四年(1824),“高家堰大堤溃决,冲毁运道,运河水量激减”。清江浦南北一带“运河底高已达一丈数尺,两淮积淤宽厚,中泓如线。向来河面宽三、四十丈者,今只宽十丈至五、六丈不等;河底深至五、六尺者,今只存水三、四尺,并有深不及五寸者。舟只在在胶浅,进退俱难。”道光五年,黄河再次发生大水……运道淤塞严重,漕船纷纷搁浅于泥淖之中。然而,漕运维系着京师的粮饷供给,道光帝也不得不发布上谕,议行海运。其实,此时实行海运已完全具备相应的条件。一是较元明时期,人们对海道的熟悉程度大大提高,对于海洋航行知识了解的也更多;二是交通工具的改进也使得海运的风险大为降低。……道光帝由于得到了琦善等封疆大吏的支持,遂决定实行海运,批准了他们的奏请。

——《清江浦兴衰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江浦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城市兴衰的认识。

材料三   像伦敦这样的城市,就是逛上几个钟头也看不到它的尽头,而且也遇不到表明快接近开阔的田野的些许征象,——这样的城市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他们把伦敦变成了全世界的商业首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并聚集了经常布满太(泰)晤士河的成千的船只。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伦敦成为“全世界的商业首都”的必然性,并指出伦敦城市化早期进程的问题。
2 . 城市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大型聚居地,其设计与建设均和人类社会的生产水平、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工记》记述周代王城的规划:“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

例如唐长安城里,街坊内规划建设成井字街,内部还有小巷子,都是弯弯曲曲的,那个时代叫“坊曲”,广大居民只能住在这个“坊曲”里。……长安城大街上没有商店,两旁都是官署、衙门、寺院、庙宇等。

——张驭寰《中国城池史》

材料二 巴黎……也配套建设了放射状的新道路,把火车站与商业中心连接起来,给人以一种处于新的秩序、清洁、高效和美观标准控制之下的印象。超过165公里的新街道——宽敞、笔直,并配有人行道、排水系统、照明设备和新种植的树木。

——【美】巴里伯格多尔著,周玉鹏译《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王城规划的设计理念,并分析与唐代长安城相比,宋代城市建设出现的新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城市化早期存在的问题,概括19世纪以来巴黎城市基础建设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2022-05-2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份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3 . 文学作品能够一定程度反映时代的风貌。宋人周密在《山市晴岚》一诗中有这样的描写:“黄陵庙前湘竹春,鼓声坎坎迎送神。包茶裹盐入小市,鸡鸣犬吠东西邻。卖薪博米鱼换酒,几处青帘扶醉叟。趋虚人散渡船闲,一抹晴烟隔高柳。”对这段诗句解读合理的是
①城郊和乡村的“市”发展兴盛②草市具有饮食服务设施
③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监管④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10-1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明代弘治年间,苏州府的盛泽形成村落,居民五六十家,嘉靖年间成为市集,居民达到数百家,以绫绸为业,随着绫绸业的发展,“日繁民齿,声文过昔”。这说明
A.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B.草市已经演化为地方商业中心
C.丝织业区域分工形成D.人口增长推动农村贸易网络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