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南宋时,谚语云:“苏湖熟,天下足”。明朝时,松江、苏州二府,棉作压倒稻作,“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嘉兴、湖州二府,蚕桑压倒稻作,“蚕或不登时,举家辄哭”。清朝时出现了“江浙百姓全赖湖广(湖北湖南)米粟”的现象。这些变化表明
A.江南地区农业结构有所调整B.湖广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C.江南地区商业格局发生变化D.湖广地区农业得到显著发展
2020-10-14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2 . 元嘉末年(450年前后),“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该材料可用于论证
A.先进生产技术传到江南地区B.北方农民躲避战乱大量南迁
C.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得到发展D.南北方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按照这种划分,当时的都城属于哪一经济区域(       )
A.山东B.山西
C.江南D.龙门碣石以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南宋时,谚语云:“苏湖熟,天下足”。明朝时,松江、苏州二府,棉作压倒稻作,“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嘉兴、湖州三府,蚕桑压倒稻作,“蚕或不登时,举家辄哭”。清朝时出现了“江浙百姓全赖湖广(湖北湖南)米粟”的现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工商业发展推动了江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
B.清朝湖广地区已经成为了全国经济的重心
C.农产品商品化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D.外来作物的引进促进了湖广地区农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宋时期,各路均设转运使负责把地方财赋转运到中央。但江淮荆浙发运使不是一个普遍设置的官职,而是一个特别的职务,只管发运淮南、江南、荆湖与两浙六路的粮食到首都地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北宋时期
A.南方地区得到普遍开发B.长途贩运贸易高度发达
C.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D.区域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浙农业的转型B.经济重心的改变
C.农业生产的衰退D.手工业占据主导
7 . 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沿袭传统不变;濒江沿海棉区,盛产原料棉花或成品纱布;太湖周边桑区,主产蚕桑丝绸;苏南浙西山区则业是竹木茶纸产区。明清江南经济格局形成主要是由于
A.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B.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兴盛
C.区域性农业生产的发展D.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8 . 西汉时期,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11次之多。这表明
A.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B.北方战乱不断灾害频仍
C.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D.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为隋唐大运河示意图。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下列关于隋唐大运河开通的历史背景中,叙述正确的是
A.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发展B.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
C.南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西方水利工程技术的传入
2020-01-0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濒江沿海棉区、太湖周边桑区、苏南浙西山区木茶产区。该格局的形成主要反映当时
A.经济重心正在南移B.全国性交通网络形成
C.对外贸易迅速发展D.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