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却是当时十分流行的谚语。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手工业生产出现专业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唐代四川、江南是丝织业中心,其丝织品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有剩余出口。全国有20多个著名窑址,其中广东潮州窑烧制出的陶瓷器,是外销的主要物品。沿海主要港口都有造船工场,能制造出载重量大、适于远航的海船。这些现象表明唐朝
A.产业的区域分工较鲜明B.手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
C.手工业技术领先于世界D.对外贸易成为经济支柱
3 . 唐朝后期由于关中地区经济的衰退,漕运困难,皇帝多就食洛阳。这种现象
A.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B.促使政府加强对黄河下游的管理
C.推动政治中心的东移
D.表明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18-08-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县域优质高中协同发展共合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据刻印于1645年的《地图综要》记载:“中国之地,四通八达。莫若楚也。楚固泽国,耕稼甚饶,一岁再获,柴桑(今九江)吴郡(今苏州)多仰给焉。谚日:‘湖广熟,天下足’,言其土地广沃,而长江转输便易。”从材料中不能看出楚地(两湖地区)( )
A.土地肥沃,农业发达B.交通便利,商贸兴盛
C.盛产粮食,大量外输D.人口稠密,城镇繁荣
2018-06-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实验中学高2019级高二下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5 . 宋代以来“苏湖(常)熟,天下足”之谚的广泛流传……明代中叶这种情况发生改变,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这一现象表明了
A.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的衰退
B.农村地区经济结构缓慢转变
C.“苏湖”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苏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2018-06-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区域的总体特征是
A.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B.江南地区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大
C.龙门碣石以北在西汉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D.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2018-05-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唐人崔融《禁屠议》说:“江南诸州,乃以鱼为命;河西诸国,以肉为斋。”近代史学家吕思勉说:“而(唐)北方之人,亦未尝不以稻米为美”。这主要说明了当时
A.农耕文明高度发达
B.南北经济的差异与交流
C.对外贸易的不断繁荣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经济发展和朝代更迭很难一致,正如区域经济并不完全受帝国行政单位影响一样。”因为“行以区是封闭的、内向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经济区必然要突破行政区的框框”。在这一进程中起根本作用的是
A.政府管理政策是否合理
B.当地生产力是否大发展
C.地方行政区划是公完善
D.是否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2018-04-23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以后的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中,陕北地区主要以祭祀掌管行云布雨之权的龙王为主,杭嘉湖地区则以祭祀蚕神嫘祖较为普遍,闽广地区一般主要供奉保佑海上平安的妈祖。这种现象反映了
A.迷信思想影响经济发展
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
C.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D.民间信仰信众具有广泛性
10 . “天下之盛,扬为首”,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这表明
A.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扬州地理位置优越
C.扬州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