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重农抑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前期,统治者提倡江南江北不同农作物的”参植”,要求各地官吏大力宣传,并制定了如由北方官府供给南方所缺的粟、麦.豆的种子,北方种稻免其租等优惠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粮食产量
B.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
C.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D.维护国家统一
2 . 唐玄宗曾下诏:“马牛驴皆能任重致远,济人使用,先有处分,不令宰杀”,并派出御史专门“纠察”。这反映了唐代
A.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强化
B.对地方事务管理相当严格
C.刑罚严苛且涉及领域广泛
D.统治者对社会生产的重视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儿女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团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二体现了我国古代统治者什么经济政策?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体现这一经济政策的具体规定?(不得摘抄原文)
(2)我国古代这一经济政策最早始于何时?是谁首倡的?我国历代统治者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你怎样评价我国古代这一经济政策?
4 . 我国古代“重农”政策毋宁说是“集权主义”统治下一种“精明”的选择。集权国家的悲剧就在于明知“商”之不可抑,而不得不抑,“农”之必须重,而实难得其重。农、商在官僚体系过分介入的情况下,长期处于病态的生存状态。这—观点认为
A.集权制度下商品经济难有发展
B.抑商政策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
C.重农政策与集权统治密不可分
D.政局稳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
5 . 清代陶煦在《租核·推原》中说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该史料所反映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重农抑商思想根深蒂固B.当时国家管理混乱,火灾频发
C.田租是当时的主要收入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19-04-06更新 | 384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明代《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写道,一商人在县城如厕时偶然官府在街上过”,吓得他“心慌起身”逃走,竟把装银子的袋子遗忘在厕所。为何官员隔墙路过就将一个本分的商人吓得魂飞魄散?《拍案惊奇》总结了这一社会通则:“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材料反映了
A.农本思想根深蒂固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C.明代商业发展迅速
D.专制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

7 . 材料一   宋朝刘克庄在奏章中说:“至于吞噬千家之膏腴,连亘数路之阡陌,岁入号百万斛,则自开辟以来,未之有也。”.明末清初的顾炎武说:“吴民之中,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

材料二   皇帝们发现,守着本乡本土生活的农民见识比较少布比较散,皇帝编瞎话骗人,役使这些人,即使很过分,这些人也不容易发现,即使发现了,反抗的力量也不容易积聚起来,对皇帝的专制独裁结下的果子也不得不强忍着咽下去。而对商人们来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一直经商且没有破产的商人们必然要经常走街串巷,这些人见识多,和人沟通多,因为还有钱,很容易形成利益联盟,比如成立一个商会之类的组织。

——摘编自王文剑《重农抑商的真相》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朝历代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并指出其对封建社会后期的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2019-03-3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宋朝时,居民如果售卖“田宅产业”,需先咨询族人,然后是四邻,他们不买方可另行出售,并须及时向官府办理手续;居民有义务留意宗族和邻家的人口等情况变化,并向官府报告。这些规定旨在
A.维护宗法制度
B.强化社会管理
C.抑制土地兼并
D.传播儒家伦理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岁代处,故曰代田。……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土需地,课得谷,皆多其旁田亩一斛以上。……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

——《汉书•食货志上》


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产生怎样的作用?体现了农业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以及以贩马为业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窃为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又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幸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

——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8


(3)据材料三,归纳司马光认为“惟农最苦”的原因是什么?导致农民“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的政策性因素是什么?

材料四   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苔布皮革千石。

——《汉书•货殖列传》

材料五   及汉通西域,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因此而有“丝绸人”之称。

——翦伯赞《秦汉史》


(4)据材料四、五,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
(5)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的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