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重农抑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西汉利用均输、平准机构,建成了一个遍及全国的商业网,消除各地价格差异,由此出现了“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结果是“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这体现了西汉政府
A.实行重农抑商以维护统治B.为商业发展创设良好环境
C.试图淡化区域经济的差异D.旨在强化市场的监管力度
2021-11-04更新 | 1066次组卷 | 27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货币与赋税制度(3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考题)
2 . 西汉昭帝召开了著名的“盐铁会议",会议之后政府废止了对酒业的垄断,改以适当的税收形式,而不是经营一般性商业的形式,部分取消了盐铁专卖制度。这些举措
A.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B.有助于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C.助长了社会上奢侈享乐之风D.削弱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3 . 学者许倬云说:“战国以来存在着强大的城市化与商业化进程,其中隐含的种种可能,在汉代帝国复杂的政治与社会演变中遭到了窒息。”这是因为汉代
A.农业经济相对更加发达B.战乱导致经济衰落
C.盐铁官营阻碍城市发展进程D.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4 . 明太祖时期,赋税主要是征收实物,由于棉布征收颇受地方官的喜爱,导致棉花种植普遍。1581年张居正改革后“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棉花大量涌入市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说明了明朝时期
A.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赋税政策变革利于商业的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减轻了农民负担
D.江南商品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
2019-07-11更新 | 623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A卷·夯实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安史之乱至唐末,“天下户口,流亡过半”。宋太祖下令,“察民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其罪死”。“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成为北宋初期地方政府的主要政务。宋初这一政策
A.旨在压制工商业发展
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C.意在强化理学价值观
D.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2019-05-02更新 | 457次组卷 | 17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二单元达标检测
6 . 清代陶煦在《租核·推原》中说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该史料所反映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重农抑商思想根深蒂固B.当时国家管理混乱,火灾频发
C.田租是当时的主要收入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19-04-06更新 | 38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达标检测卷(B)
7 . 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A.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B.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2018-10-16更新 | 2630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真题演练】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说明其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1921年发表)里这样写道:“(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2)作品中赵秀才和假洋鬼子认为革命仅仅是把写有皇帝万岁的龙牌砸掉,而其他均不知名目。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从孙中山阐发的民生主义角度来分析个中原因。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有怎样的发展?

材料三: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引自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Ⅱ

(3)材料一中的“直接过渡”和“利用资本主义”分别是指什么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做法有何不同

材料四:1953—1962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粮食总产量年份粮食总产量
1953166.831958197.65
1954169.521959169.68
1955183.941960143.85
1956192.751961136.50
1957195.051962154.41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2)》

(4)根据材料四,归纳1953年至1961年中国粮食产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政治因素。并说明1962年粮食产量比1961年增加的主要原因。

2018-04-0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测试题
9 . 西汉时确立了市籍制,即对商人进行专门的户籍管理,而且规定一旦入市籍就不得为官。这个制度实质上反映了
A.古代的商人不是自由民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
C.古代政府重视户籍管理D.统治者限制商业发展
10 . 据《盐铁论》记载,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商业都会,如“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齐之临淄……三川之二周。富冠四海,皆为天下名都”。其中就是没有一处是秦国的城镇,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秦国
A.社会经济极度的落后
B.长期抑制工商业发展
C.受到了其他国家孤立
D.尚未完成社会的转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