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2016-11-27更新 | 192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届江西高安中学高三高考冲刺历史试卷
2 . 《国富论》写道:“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式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使能在国内外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亚当·斯密
A.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条件优越B.建议西方工业资产阶级尽快打开中国市场
C.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D.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盛赞康乾盛世有利发展
2016-11-27更新 | 29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6届江西高安二中高三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
3 .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 . 有史料记载:“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只保留粤海关一口贸易到五口通商开放的80年间,更总括了全国的进出口贸易,广州的对外贸易有‘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之称。”这表明
A.统治者不再推行海禁政策
B.清政府十分重视对外贸易
C.一口商业是官方垄断
D.一口贸易体现出清政府的适当开放政策
5 . 据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彼得·珀杜研究,在18世纪60年代,抵达广州的外国商船平均每年只有20艘,到19世纪40年代增长到300艘;在1760年至1840期间,每年抵达广州的外国人的数量,从两三千人增加到三四万人。上述变化的发生主要是因为
A.徽商和晋商对外贸易的扩展B.鸦片走私日益猖獗
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6 . 中国曾有过海洋文明,但后来被淹没了,翻翻史书,除郑和外再没有航海家被史书立传。这种文化现象从文明史观的视角审视,源于(  )
A.古代中国缺少开拓意识B.受西方文明侵蚀的结果
C.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D.“重农抑商”观念
2014-08-1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7 . “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