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明清治国者有特别发达的“专制智慧”:一日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把国家变成个铁桶;二曰解内忧,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下列选项体现该“智慧”的是
A.闭关锁国   八股取士B.对外开放   小农经济
C.对外开放   八股取士D.闭关锁国   小农经济
2 . 明朝规定“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口”。此类法规
A.明清两朝任何时期都得到了严格执行B.禁绝了包括外贸在内的一切对外交往
C.断送了自汉唐以来中国造船业的发展D.滞缓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
3 . 如图是《清乾隆二十五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这个时期清政府实行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发给
   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A.自由贸易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重农抑商政策
2019-11-12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三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四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卷57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据材料二、三说明明清时期商品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影响?
5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
A明末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B明朝修筑故宫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C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A.A
B.B
C.C
D.D
6 .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只开放一个城市对外通商。这个城市是
A.北京
B.广州
C.南京
D.福州
7 .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不包括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C.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D.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10 . 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打击了中国航海业B.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D.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