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宋元时期,福建曾是对外贸易发达的地区之一,而明代“自海禁严而闽贫矣”。由此可知,明代实行“海禁”
A.断绝了对外贸易活动B.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C.强化了传统重农政策D.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2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积极发展国内商品经济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2020-09-02更新 | 154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1
3 .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②延续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 . 顺治十八年,政府强行将福建沿海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这体现出清初推行
A.重农抑商政策B.休养生息政策
C.抑制兼并政策D.“海禁”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朝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这表明清朝对外贸易的特点是(  )
A.商人垄断B.管理松弛C.严格限制D.朝贡贸易
6 . “明岁赴浙之船,必当严行禁绝。……嗣后口岸定于广东,不得再赴浙省。”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开闽省洋禁B.五口通商
C.粤海关一口贸易D.许浙江“一体贸易”
2020-06-07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明朝规定“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口”。此类法规
A.明清两朝任何时期都得到了严格执行B.禁绝了包括外贸在内的一切对外交往
C.断送了自汉唐以来中国造船业的发展D.滞缓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明正德三年,官府对外国贡使来华附带的私物抽取十分之二作为税收后,剩余部分允许其自行交易,此后并非朝贡的外商货物亦照此办理。这反映出
A.海禁政策走向松弛
B.政府放弃商业监管
C.朝贡贸易已经废止
D.海外贸易得以恢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平定,康熙二十二年台湾告平,清廷方开海禁,短暂开放。先后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管理对外贸易事务。乾隆年间(1757年),由于一个英国东印度公司商人对中国进行的渗透(“洪任辉事件”),乾隆宣布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三个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广州海关一口贸易。这种“开放”表明
A.明朝以来的海禁政策已经废除
B.通商口岸带有一定半殖民地色彩
C.中外民间贸易往来全面放开
D.它实质上仍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
10 . 明朝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下列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有
①“衣食租税”②“重本抑末”③“闭关海禁”④颁令“矿禁”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