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8世纪,欧洲流行一句格言:只有他们中国人拥有双眼,欧洲人是独眼,世界上所有其他的居民均是瞎子。这句话强调的是(  )
A.中国人素来有远见,长期领先世界
B.世界各地彼此隔绝,了解困难
C.中国闭关锁国,中国人盲目自大
D.中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
2019-07-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年高三历史复习限时训练3
2 . 明政府明文规定:“贡船者,法所许,市舶之所司,乃贸易之公也;海商者,王法之所不许,市舶之所不经,乃贸易之所私也。”(邓钟《筹海重编》)以下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明政府全面禁止对外贸易
B.明政府严格限制官民对外贸易
C.明政府允许朝贡贸易,禁止民间对外贸易
D.明政府鼓励有组织的对外贸易,打击私自出海贸易
2019-07-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年高三历史复习限时训练3
3 . 《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运用……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反对实行海禁
B.主张实行海禁
C.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
D.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4 . 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上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据此可知
A.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
B.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
C.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
D.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在这年去世的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
2018-02-16更新 | 6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大姚新街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右图是乾隆二十五年政府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它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国人的海外活动
B.便于对外商统一管理
C.限制国人的海外活动
D.打击倭寇,保护海疆
7 .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2016-11-27更新 | 19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届云南玉溪第一中学高三5月仿真卷文综历史试卷
8 . 明朝官员在《虔台倭纂》写道:“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商,后之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作者旨在强调海禁政策
A.加剧内忧外患
B.阻断中外经济交流
C.激化中日矛盾
D.防范东南沿海倭患
2016-11-27更新 | 891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0年云南省新平一中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亚当·斯密说:“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亚当·斯密认为
A.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
B.清朝的法律制度阻碍了中国的进步
C.中国的传统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D.中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更利于经济发展
10 . 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主要表明
A.中国的物产十分丰厚B.自然经济下的保守心态
C.外贸出超使乾隆自豪D.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繁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