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

——据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

表格为公元1世纪至鸦片战争前的中外科技发明状况统计表。从中提取相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于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 . 下表为清朝前期对外政策演变简表。由此可推知,此时
时间事件
1685年清廷在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增设榷关。
1755年“英人请收泊定海,将货物运至宁波,(清廷)亦许之。”
1757年清廷下谕,“自以驱(外商)归粤海为宜。明年应专令在粤。”
1792年英人马戛尔尼来华,乾隆帝对其改良通商之请,一概驳斥不准。
1810年英国派遣阿姆哈斯来华,未得觐见清廷皇帝。

A.闭关锁国政策逐渐废止B.东南沿海潜在危机日益加重
C.中外经济交流完全中断D.中国开始受到外来侵略威胁
3 . 下表为史籍有关明朝前期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是,当时(     
记述出处
(1381年)“禁频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录》
(1390年)诏令“若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明太祖实录》
(1394年)“缘海之人……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明太祖实录》

A.海上走私活动猖厥B.政府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C.远洋航行蓬勃开展D.沿海地区深受倭寇骚扰
4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831349年间,瘟疫以惊人的速度扩散到整个欧洲。在这场灾难中,死亡人数是无法被确知的:但我们知道,欧洲损失了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在部分人口密集的域镇,死亡率甚至超过了50%、此外,修道院也是重突区之一,大堂国照顾垂死的人而染病身亡。

——摘自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第10版》

材料二   年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13001500


——摘自朱迪斯·M   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第10版)

材料三   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依据他的观点,人类文明的进步并不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相反,它只出现在少数的两到三个地方,这些地方所呈现的景象代表了那个期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下表是不同时期“世界时间大挪移”的概况。

中国西安、洛阳
公元前202220罗马
6世纪以后中国
13世纪以后逐渐向西方转移
18世纪世界时间的钟摆彻底离开了中国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饥荒、大癌疫给中世纪西欧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从经济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说明13-18世纪“世界时间大挪移"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1765一1789年间英国对华贸易额变化表,表2为清朝乾隆时期国库岁入额变化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史志宏《清代户部银库收支与库存统计》

注:上两表中的贸易额及岁入单位均为“银两”


根据材料,指出英国急于开拓中国市场的背景,并说明清朝拒绝进一步与英国通商往来的可能原因。
2021-01-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读下表,表中呈现的变化说明了
项目1685年—1757年1758年—1838年
欧美到达中国的商船312艘5107艘
中国开放的口岸4个1个

A.中国扩展了对外贸易B.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松动
C.欧美海上航运业发达D.中国仍坚守固有的经济政策
7 . 明清时期的中外贸易,中国长期顺差,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见下表),据此判断,白银流入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发达B.新航路开辟对中西方贸易影响
C.海禁对中外商人的差异影响D.中国经济发达领先于世界各地
2020-10-06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为清代前中期沿海、长江、运河诸关关税及其在全国关税总额中的比重。据表可知,清代前期
分类康熙中叶雍正初年乾隆中叶嘉庆中叶
全国关税总额(万两)122.0151.5459.6488.9
沿海诸关:税额(万两)
占总额(%)
18.2
14.9%
23.5
13.4%
106.4
23.2%
188.6
38.6%
长江诸关:税额(万两)
占总额(%)
37.3
30.6%
48.7
32.1%
114.6
24.9%
134.7
27.6%
运河诸关:税额(万两)
占总额(%)
61.6
50.5%
61.4
40.6%
150.5
32.8%
140.0
28.6%
三者合计:税额(万两)
占总额(%)
117.1
96.0%
133.6
88.2%
371.5
80.8%
463.3
94.8%

A.关税成为国家主要税源B.江南地区经济地位下降
C.海外贸易呈发展的趋势D.重农抑商政策日渐松弛
9 . 对比下表,该表从实质上说明明朝
A.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B.对殖民者的侵略性认识不足
C.深受当时外交政策影响D.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决心
2020-11-07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据表可知当时
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1664—1753年)(单位:只)
时间厦门舟山广州澳门
康熙3年一康熙61年22145015
雍正元年一雍正13年1013810
乾隆元年一乾隆18年0117810
总计231415615

A.广州逐渐成为对外贸易中心B.政府不断放松对外贸易管理
C.沿海地区丧失了贸易自主权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尚未出现
2020-04-20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