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据史料记载,海禁下的明代走私现象远超前代,既有民间百姓的走私活动又有外交使节和沿海兵勇利用官方便利的走私行为,该现象说明
A.明朝手工业品受到海外青睐B.利润丰厚令人们铤而走险
C.封建制度衰落腐败领域延伸D.政策失当致商业行为变异
2 . 下表为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1664—1753年)(单位:只)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厦门舟山广州澳门
康熙3年—康熙61年2214505
雍正元年—雍正13年10380
乾隆元年—乾隆18年01780
总计23141565

A.“一口通商”逐渐形成B.政府注重对广州的开发
C.广州的对外贸易环境好D.雍正年间海患问题突出
3 .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2020-02-06更新 | 171次组卷 | 38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B卷试题
4 . 明朝规定“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口”。此类法规
A.明清两朝任何时期都得到了严格执行B.禁绝了包括外贸在内的一切对外交往
C.断送了自汉唐以来中国造船业的发展D.滞缓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
5 . 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禁令,但仍规定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办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嘉庆年间又在通过行商卖给外国人的名义下取消茶叶出口禁令。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
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B.海禁松弛但有诸多限制
C.官府仍然垄断外贸D.正缓慢地走向对外开放
2019-12-01更新 | 382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6 .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征收的正规关税是相当低的,约在值百抽二和值百抽四之间,但海关官吏经常索取一倍于此的钱财勒索高达三、四倍的事件也非罕见。这种状况
A.有效维护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B.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
C.有利于缓解清廷的财政负担
D.妨碍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流
7 .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海禁
C.重农抑商
D.保护生态资源
8 .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19-08-11更新 | 418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9 . 福建士绅蓝鼎元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沿海居民,富者贫,穷者困。”据此可知
A.海禁政策阻碍中西经济交流
B.海禁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海禁导致沿海民生凋敝
D.海禁带来了中国的贫穷落后
10 .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只开放一个城市对外通商。这个城市是
A.北京
B.广州
C.南京
D.福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