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清代开放海禁后,白银大量流入及铜钱供给的相应增加,导致物价缓慢上涨。清人汪辉祖记载乾隆五十九年浙江物价:“夏间米一斗钱三百三四十文。往时米价至(一斗)一百五六十文即有饿殍,今米常贵,而人尚乐生。盖往时专贵在米,今则鱼、虾、蔬、果,无一不贵,故小贩、村农俱可以糊口。”这表明当时
A.政府开放海禁有益民生B.农民实际负担不断加重
C.海外贸易妨碍农民生活D.政府减轻对百姓的剥削
2 . 据史料记载,海禁下的明代走私现象远超前代,既有民间百姓的走私活动又有外交使节和沿海兵勇利用官方便利的走私行为,该现象说明
A.明朝手工业品受到海外青睐B.利润丰厚令人们铤而走险
C.封建制度衰落腐败领域延伸D.政策失当致商业行为变异
3 . 《明太祖实录》记载;“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相交易者,悉治以罪。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于重法。”该政策的实施
A.抑制了商品经济发展B.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
C.禁止了官民对外贸易D.阻碍朝贡贸易的发展
4 . 明代张燮《东西洋考》记载:“隆庆元年,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盖东洋若吕宋、苏禄诸国,西洋若交阯、占城、暹罗诸国,皆我羁縻外臣,无侵叛。而特严禁贩倭奴者,比于通番接济之例。”这说明涂泽民主张
A.通过贸易替代羁縻政策
B.有条件地开放海外贸易
C.政府严格实行海禁政策
D.严禁接济东西二洋诸国
2019-05-21更新 | 162次组卷 | 5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2019-01-30更新 | 6212次组卷 | 91卷引用:天津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历史试题
6 . 明史籍记载:“成、弘之际,豪门巨室间有乘巨舰贸易海外者。”正德九年(1509年),广东布政司参议惊呼“近许官府抽分,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船,私置兵器,纵横海上”。材料反映了
A.明朝改变了重农抑商
B.政府己废除了海禁政策
C.明朝海禁政策的松弛
D.明朝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7 . 在洪武年间,每过二、三年就可以见到申谕海禁的记载。例如,在洪武十四年、十七年、二十年、二十三年、二十七年、三十年,都有这种严厉的申谕。这说明洪武年间
A.中外海上贸易几近断绝
B.闭关锁国已经形成
C.民间对外贸易依然持续
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史料记载:雍正时期曾解除了南洋贸易之禁,南洋贸易重新兴旺起来,不仅解决了与外贸有关的人口生计问题,也带动了东南沿海地区外向型手工业的发展。乾隆时期也解除了广东的矿禁,让民间力量可以开采铜矿,以吸纳剩余人口,这反映了当时
A.闭关国政策不复存在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农耕经济失去主导地位
D.带有近代性内涵的政策
9 . 《清史稿》记载:“时英吉利货船求往江、浙宁波、珠山及天津、广东等处收泊交易,上不许,仍令照例于澳门互市,向粤海关纳税,并征船料。”材料反映出清朝
A.推行专卖制度
B.厉行“海禁”政策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禁止与外国互市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古代不少吏书记载了海事活动。《晋书扶南传》记载,孙权于赤鸟午间派遣康泰、朱应出使扶南(夸柬埔寨、老挝南部、越南南部、泰国东南郝一带)。贾耽《海内华夷图》记述唐代著名航线“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直通波斯湾,全长14000千米,是举世无双的国际航线。扬州、明州、采州、广州等对外贸易大港亦应运而生。当时,广州港可以停泊上千艘大小海船,“番坊”聚集12万外国商人、水手和家属,于是在此设置市舶使专门管理,按规征收关税,接待保护外国商人等。一直到元朝为止,中国政府对海外贸易大都持着开放和鼓励的态度。

——摘编自刘兴诗《中国古代海事活动与海权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海洋事业发展的表现及其作用。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后,清朝部分大臣认识到“今我国通商各口无论长江内河、苏杭二州,皆任洋商轮船往来,是船业之利几尽为彼族所夺矣”。1873年1月,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挽回江海已失航利。”鉴于轮招招商局的发展势头,为收回更多的航海权益,清政府解除了航运业的禁令,由此又带动了一批民营轮船商行的兴起。中法战争后,光绪帝发布上谕:“上年法人寻衅,叠次开仗,陆路各军屡获大胜,尚能张我军威;如果水师得力,互相应援,何至处处牵制。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由以大治水师为主。”1885年,清政府设立海军街九,统一海军指挥权。1889年,海军衙门要求沿海各省一律创设水师学堂。

——摘编自谢茜《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海洋战略的演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期我国海洋事业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