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2 .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2019-01-30更新 | 6210次组卷 | 9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研究表明,明朝时期的倭寇其实大多数是中国人,他们由于海禁政策而不能从事正常的海外贸易活动,而且沿海地少、多贫瘠,无法依靠农业生存,从而转向走私成为海盗,甚至借倭寇名义骚扰沿海地区。该学者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禁绝了民间的对外贸易
B.扰乱了沿海地区的经济秩序
C.旨在维护官方对外贸易
D.削弱了中外之间的经济联系
4 . 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C.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
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2018-09-21更新 | 464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该材料可证明
A.日本与欧洲勾结共同掠夺中国
B.明朝与日本贸易情况复杂多样
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其合理性
D.明朝海禁导致日本海盗的盛行
2018-06-01更新 | 791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8世纪中期以后,所谓对外贸易,已非中外双向对等贸易,而仅仅局限于在中国本土接纳外国商人来华贸易这一“极不正常的格局”。这一格局
A.阻止了西方的早期殖民侵扰B.确认了中华文明的领先地位
C.巩固了中国在外贸中的优势D.贻误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机遇
7 .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良机,备受后人抨击,明清政府推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原有的经济结构
B.保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C.维护封建统治
D.走独立自主的民族道路
2018-05-01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河北省邢台市清河中学、巨鹿中学,新河中学,隆尧一中等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有史料记载,在1840年之前,西方人不能带军器进入广州,“夷妇”也不许进去,以防“盘踞之渐”。这反映当时清政府
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禁止发展中外贸易
C.坚持维护国家安全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0 . 《虔台倭纂》记载:“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州)人、漳(州)人、宁(波)绍(兴)人主之也”;“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材料说明
A.倭寇多是被胁迫的中国人B.海禁政策导致了倭患出现
C.荡除倭寇的战争卓有成效D.倭患导致了海禁政策出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