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明中叶戚继光打败“倭寇”,维护沿海安宁;明末清初郑成功打败“红毛番”,收复台湾;清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大败“罗刹”侵略者。这表明(     
A.周边国家窥视中国已久B.工业革命引发了边疆危机
C.明清时期中国军力鼎盛D.闭关锁国顺应了统治需要
2 . 明朝法律规定,“若好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这一规定(     
A.是为了防止沿海军民私通敌国B.旨在限制朝贡贸易的发展
C.杜绝了中国与外国的海上贸易D.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 . 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只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这表明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C.明朝造船技术落后D.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2021-12-25更新 | 302次组卷 | 5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读下表,表中呈现的变化说明了
项目1685年—1757年1758年—1838年
欧美到达中国的商船312艘5107艘
中国开放的口岸4个1个

A.中国扩展了对外贸易B.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松动
C.欧美海上航运业发达D.中国仍坚守固有的经济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这表明
A.明朝海禁政策实施有一定的合理性B.近代贸易带有殖民掠夺的性质
C.从事掠夺是日本对外贸易主要特点D.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
6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
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B.绝对禁止中外贸易
C.坚持重农抑商政策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020-10-01更新 | 540次组卷 | 24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明朝正统九年二月,广东潮州府民滨海者,纠诱傍郡亡赖五十五人私下海,通货爪哇国。正统十年三月,福建缘海民有伪称行人正使官,潜通爪哇国者。由此可见明代
A.开放对爪哇国贸易
B.民间贸易突破海禁政策
C.海禁政策走向瓦解
D.对外走私已成普遍现象
8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积极发展国内商品经济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2020-09-02更新 | 154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9 . 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其影响
A.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B.避免了西方国家的侵扰
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D.加快了统一台湾的进程
10 . 朱元璋多次表示:“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千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赉(赐,给)予之物宜厚,以示朝廷怀柔之意。”对这一朝贡贸易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推动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B.主张中外之间国家关系的民主化
C.儒家思想在外交领域的具体运用
D.直接扩大了明朝的政治统治版图
2020-01-0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