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马戛尔尼来华使命的失败是由于他触犯了广州商人和官员的既得利益。由于利益极丰,东印度公司在其最后几年中又格外小心,因此广州的商业体制不论西方人做出何种外交努力都是依然故我。”材料中广州的商业体制得益于(     
A.重农抑商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C.朝贡贸易D.经济重心南移
2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针对福建、浙江海洋上发生的一些船只抢劫案件中存在的“船不刊书、人照不符”等现象,官府下令通饬各属,要求“务将船只照例刊刻书写,送辖道及附近海防丞仔查验结报,方准出口贸捕”。这说明当时
A.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边疆危机B.对外贸易政策受到了基层的质疑
C.清政府注重维护海洋贸易秩序D.闽浙被允许有条件多口对外贸易
2021-09-30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据学者研究,《明实录》关于明太祖、明成祖颁布“海禁”诏令及其实施情况如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海禁”政策的实施禁绝了海外贸易B.“海禁”诏令的推行逐步走向松懈
C.朝贡体系的运作强化了“海禁"政策D.郑和下西洋推动了中国走向开放
2021-09-2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19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4 . 下面是乾隆年间对涉外船只部分货物年携带量的规定情况表。这一规定
A.协调了国内外市场矛盾B.规范了涉外商品的贸易
C.保证了远洋航行的安全D.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2021-09-01更新 | 305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16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作者意在说明
A.日本与欧洲勾结共同掠夺中国B.中国居当时世界贸易体系中心
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其合理性D.明朝海禁导致日本海盗的盛行
6 . 历史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政治权力型经济(即国家权力干预经济)是一种常见的经济发展类型,而中国古代的政治权力型经济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西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政策
B.北宋东京城夜市与晓市相连
C.明太祖颁布“片板不许下海”
D.雍正帝下令实行“摊丁入亩”
7 . 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所征税减二分。康熙六十一年下诏礼部“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一措施成为常例。这说明清代
A.对外贸易注重充实国内民生需求B.“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名存实亡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注重推动中外民间贸易的发展
2021-06-01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渐(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

——《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材料二   1872年,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在广东简村乡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南海县志》

材料三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


(1)材料一反映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近代我国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当时我国商品“行销于欧美两洲”的兴盛局面不会持久的根源是什么?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并说明开放有何积极意义?
9 . 1684年,清廷户部设江海关(驻松江)浙海关(宁波)闽海关(泉州)粤海关(广州),监管货物出入和收取关税。此外,清廷还允许欧洲各国在东南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这表明当时
A.政府严格奉行闭关锁国政策B.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
C.政府突破朝贡贸易体系D.外贸繁荣促使政府对外开放
2021-03-19更新 | 325次组卷 | 22卷引用: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
10 . 18世纪末,英国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使团带来许多有意向中国显示英国科技发达、武力强盛的礼品,乾隆皇帝不仅没看出来,反而认为英使在礼品单上自称“钦差”不妥,降旨要其改为公差,以符天朝体例。这表明当时
A.中英两国利益冲突加剧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英国经济实力超过中国D.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外交
2021-01-07更新 | 265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