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压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还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材料2:[永乐二年(1404)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栽海舡(注:舡即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顺治元年(1644),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嘹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卷十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政府海外贸易政策的相同点,这种政策的沿用和发展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简要指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 清朝以“天朝上邦”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同时为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清政府推行(     
A.重农抑商政策B.自由主义贸易
C.闭关锁国政策D.朝贡贸易体制
3 . 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
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
C.西方国家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革命运动
D.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4 . 清廷曾严令在南洋一带的华侨,限三年回国,否则,“不得复归故土”,华侨回来了,又被歧视。这表明清廷
A.重农抑商B.对外开放C.闭关锁国D.重视华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乾隆五十二年,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乾隆帝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是
A.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B.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
C.阻碍了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
D.抑制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6 . 董仲舒说:“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致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致于忧。以此为度而均调之,使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今世弃其度制,而各从其欲。……富者愈贪利而不肯为义,贫者日犯禁而不可得止,是世之所以难治也。”董仲舒这一观点主要着眼于
A.消除贫富差距B.保障财政收入
C.维护专制统治D.缓和阶级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