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州从秦汉以来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是从西太平洋进入中国的第一站。1757年,清朝政府宣布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将广州推上了中西贸易的枢纽地位。原本可以从上海、宁波、福州等地出口的货物,全都被限制在广州出口,大批的福建商人涌入广州成为“十三行”行商,清朝的“国有企业”总部也云集广州。尤其是在世界经济进入航海时代的时候,西方一度只知广州,不知广东。广州也就成了西方人眼中中国的象征。

材料二   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一口通商”政策被强制性取消,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也获得了对外贸易的权力而迅速崛起。这批开放城市以上海为代表,它依靠长江水系的密集水网,拥有一大批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作为腹地,成为长江流域城市群的龙头。

据统计,1857年已经有数万粤人在上海,开展上海与华南、上海与香港、上海与南洋、上海与欧美之间的贸易,广东商人利用自己多年从事对外贸易积累的经验,帮助上海嫁接起上海沟通海内外的桥梁。1906年,有人在一篇演讲中讲到上海滩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上海一地竟然聚集了二十万广东人,这些广东人拖家带口、聚族而居,扎根到上海。再者,民国时期大上海最摩登的几家百货公司:先施公司、大新公司、永安公司,他们的老板都是以前广州府香山县人。

——以上材料均据《一百年前的广州为何会被上海取代》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州成为中西贸易枢纽地位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取代广州迅速崛起的原因。对此,你得出了怎样的认识?
2020-12-26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五县市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等人的余部,人海为盗,且“每诱岛倭人掠”。明太祖朱元璋屡次宣布“通番禁令”.规定“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这说明明代的海禁政策
A.旨在巩固其封建统治B.阻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力图防范殖民者入侵D.提升了明朝国际地位
2020-08-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使中国进一步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下列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A.禁绝一切海外贸易B.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C.严格限制各方面对外交往D.严格限制清朝与英国交往
4 . 清廷对于出海贸易颁布了各种限制性法律和条例。对外国商人来华贸易的政策,主要是通过广州十三行加以控制和垄断。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这些措施
A.导致沿海地区的贫富分化B.使中国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
C.防止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D.促进中国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隆庆元年(1567),明朝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东西“诸番”进行贸易,史称“隆庆开关”。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表明
A.重农抑商政策面临着重大的转变
B.顺应了积极开拓世界市场的需要
C.朝贡贸易已被民间海外贸易取代
D.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有了合法地位
6 . 道光二年(1822年)十三行处所发生一场大火,大火中熔化的银水满街流淌,竞流出了一二里地。正如清朝乐钧《岭南乐府·十三行》中所言:“粤东十三家洋行,家家金珠论斗量。”十三行兴盛主要得益于
A.民间贸易兴盛和发展
B.官府的大力支持
C.一口通商,垄断贸易
D.三角贸易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说:“那时我爷爷专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对此描写判断合理的是
A.《红楼梦》是一部浪漫主义文学
B.政府严格控制当时的朝贡贸易
C.虚构的小说情节不具备史料价值
D.海禁政策难以在地方有效实施
8 . 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中外贸易往来
B.维护外商经济利益
C.重视海关税收征收
D.废除闭关锁国政策
2019-04-08更新 | 254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浠水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2)历史试题
9 . 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C.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
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2018-09-21更新 | 464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中华大帝国史》一书的部分章节名如下:“第七章中国的法律规定不准出国打仗,没有皇帝准许国人不得离境,外国人也不得入境……第八章皇帝的内阁,以及为获知全国每月发生的事件所下达的敕令……”此记载所属内容指的是中国哪个朝代
A.秦朝B.唐朝C.元朝D.明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