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明朝政府曾经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河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这表明当时
A.对外政策发生改变B.中央集权高度强化
C.海外贸易持续兴盛D.科技发展迟滞落后
2 . 明朝前期,政府规定除朝贡贸易外,民间不得从事海外贸易;明朝中期,有关开海禁海的斗争由地方达到中央。这说明,明中期
A.海外贸易需求日益强烈B.民间海上贸易渐趋兴盛
C.对外贸易格局发生变化D.海防建设不断受到关注
3 . 乾隆25年,为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官府仅保留广东的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清政府采取上述措施主要是为了
A.维持天朝上国的威严B.扩大朝贡贸易体系
C.严格地限制对外贸易D.禁绝中外之间联系
4 . 明朝中期,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强烈,走私贸易者与倭寇合流,成为影响沿海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隆庆开放海禁之后,走私现象大大减少,大批中国商品出口推动了世界市场的繁荣,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这表明
A.世界市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B.海禁政策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C.经济发展推动外交观念进步D.开放海禁使得倭患得以平息
2020-06-20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材料表明当时
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
2020-04-24更新 | 919次组卷 | 29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018-06-09更新 | 13999次组卷 | 122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