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安史之乱后,南方有户184万,垦田162万顷。按相同的标准,如果此时继续推行租庸调制,可得租330万石米,而实行两税法,则可得1620万石米。故当时尽管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德宗还是坚决实行了两税法。由此可知(     
A.推行两税法是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经济重心南移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
C.南方地区是国家赋税收入主要来源D.推行实物税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023-08-15更新 | 1062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代,工匠被编入匠籍,凡是住在京城的工匠每月到官府上班十天,住在京城以外的工匠定期轮班到京师服役。清代,顺治帝令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官府不再强制工匠无偿服役,即便是官府工业也给予工匠相应薪酬。这反映了(     
A.新生产关系的出现B.国家治理能力逐渐削弱
C.人身控制相对松弛D.赋役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2023-01-15更新 | 756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翔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测试历史(文)试题
3 . 隋末以来,民众自残手足的现象屡有发生,时人称为“福手福足”。唐太宗不得不在贞观十六年下令对这些自残者“据法加罪,仍从赋役”,严惩自残者。唐太宗此举意在
A.宣扬儒家伦理纲常B.确保民众身心健康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全力推行严刑峻法
4 . 明初政府派官员普遍丈量全国土地,并在此基础上绘制鱼鳞图册(地籍档案),作为征收田赋的根据。鱼鳞图册的制定
①解决了农民负担过重问题   ②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③有利于政府进行地政管理   ④清查出一些隐匿的土地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我国某一税收制度的演变图。由此可推知,该税收制度的这一改变
A.利于政府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为唐末藩镇割据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
C.利于缓解社会上土地兼并的现象
D.为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供了制度保障
6 . 西汉初期,洛水以东的地区实行小亩制,即百步为一亩;洛水以西的地区实行大亩制,即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汉武帝晚年,改革亩制,统一实施大亩制,且仍保持从前三十税一的税率。这一举措旨在(  )
A.思富养民B.加强地方管理C.开源节流D.统一经济政策
7 . 上计制度是古代考绩制度之一,始于战国,秦、汉日臻完备。历代上计吏将户口的增减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凡在此方面作出成绩的官吏,均被褒以重奖;反之,如果户口减少,或汇报不实,则受责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封建国家
A.征发赋役的依据是户籍B.需依赖上计吏管理地方
C.以此强化官吏忠实守信D.人口增减决定地方治理
2022-01-19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清朝初期,人口主要按照人丁数统计,如:顺治十八年(1661年)人丁数为1913万。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统计标准逐渐发生变化。乾隆时期,人口统计发展到按照实际人口来统计,如: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人口数为3.01亿。这反映了当时
A.人口统计标准混乱B.人头税负担仍沉重
C.人身控制逐渐松弛D.人口数量大大增加
2022-01-14更新 | 487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双基测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在唐中后期发生了重要变化,下列选项描述了一这变化的是
A.“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B.“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C.“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D.“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10 . 汉代,平民为了逃避各种税钱,将田地卖给豪强地主,又依附于豪强地主成为其细户。这一现象导致的后果是
A.使封建政府的赋役之源流失B.实质上轻了农民的负担
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D.缓和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