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唐代时,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瓦解,租庸调征收在国家税收总量中的比例趋于下降,地税、户税和附加税的比例逐步提高。这种变化
A.为两税法的实行奠定了基础B.反映出政府财政困难
C.减轻了对农民的剥削D.抑制了商品经济发展
2 .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在唐中后期发生了重要变化,下列选项描述了一这变化的是
A.“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B.“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C.“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D.“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3 . 隋朝规定:租庸调中的庸,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能以庸代役,而唐朝将此加以推广并制度化,并规定了役期的最高天数。这一规定的变化(     
A.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B.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D.极大提高了商品经济水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魏至唐初,政府都出台颁授土地给成年人的相关法令。这些做法的目的最可能是
A.扩大国家赋税来源B.实现儒家社会理想
C.应对地方藩镇割据D.促进农耕技术改良
2021-02-23更新 | 306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选项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人的发现仅对研究中国古人类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B.甲骨文的研究证明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自夏朝开始
C.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亚非美三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
D.实施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8 . 赋税是维持封建政府的主要来源,征税标准开始从人丁为主转为财产为主的标志是
A.编户制度B.租庸调制C.一条鞭法D.两税法
9 . 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其最重要的特点是
①“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②“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③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地税和户税
④“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征收定额丁银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0 . 如图是湖南出土的古洞庭郡里耶秦简户籍簿。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人名。下列对该秦简解读较合理的是

①秦朝赋役管理比较严格   ②秦朝地方基层机构是“里”
③侧面反映秦朝文字统一   ④男户主需缴税,女子不用
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