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不断变化,唐朝_________的实行,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横线处应填
A.井田制B.均田制C.两税法D.募兵制
2021-06-24更新 | 862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太原市师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3 . 唐代的两税法是一次划时代的赋税变革,它取代了以丁身作为征税标准的租庸调制。两税法的原则是: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一政策的调整
A.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以财产性收入作为征税依据
C.使税收种类由单一变得繁多D.以政府严格控制户籍为前提
4 . 《汉书·惠帝纪》记载,女子到适婚年龄(15岁至30岁)不嫁,征收五倍人头税。有学者对此解释说:婚姻是男女双方的事,但当时民间聘礼太重,罚女子,是为了迫使女子出嫁,男子能够娶妻。此举
A.导致男尊女卑现象严重B.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
C.意在缓解政府财政危机D.提高了女性经济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西汉初年的《户律》规定,居民进行田宅买卖或者根据遗嘱分割田产,都要依法定籍(登记变更情况),并鼓励分割后独立建立户籍,如相关官吏故意为难拖延定籍,则给予处罚。这些规定意在
A.加强官吏的管理B.抵制土地自由买卖
C.禁止农民的迁徙D.保证政府财政收入
7 .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统治者“不抑兼并”
2018-09-27更新 | 206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1年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8 . 下图为唐代玄宗末年到肃宗初年课户与不课户数的结构变化表,这种变化
A.说明唐代经济达到鼎盛状态
B.反映小农经济趋于崩溃边缘
C.是租佃关系发达的直接结果
D.表明战乱加剧赋税体系失衡
2018-06-01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5月)历史
9 . 明初建立了鱼鳞册和黄册的登记制度。鱼鳞册主要登记每块田地所有权的归属及其四至疆界,黄册登记每户人口的具体情况。该制度旨在
A.保障政府赋役征调B.促进小农经济成长
C.巩固大土地所有制D.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10 . 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从材料中可以判断,此社会现象是
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
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
2016-11-27更新 | 301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