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随着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享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成为国家法律意义上平等的编户齐民,整个社会朝向“等齐化”发展。这一转变
A.不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
B.促进了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
C.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消除
D.反映了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削弱
2019-03-08更新 | 448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鸡东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中期以前,地主常要求佃农承担差役,遇灾不免租,缴纳一笔抵押金,甚至礼钱。明后期,各地佃户采取“抗租”“霸田”等形式与地主斗争,还出现了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等记载。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B.租地农民数量减少
C.弃农经商现象普遍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 . 在宋代,“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末收获间,借代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而到了清代,地主阶级对佃农往往以夺佃、退佃等手段相威胁,趁机抬高租额并巧立名目额外盘剥。佃农地位的这一变化
A.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间接反映B.与满洲贵族不重视农耕相关
C.是农民起义频繁爆发的结果D.间接反映清代人口膨胀现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中期以前,“客户”指外来户,在户口统计时与“土著”加以区分。唐中期以后,没有常产的贫民、佃户成为“客户”的新含义,而有田产的民户被称为“主户”。到了宋初,全国户口统计变为主户与客户并列。这些变化
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加剧
B.适应城市经济发展
C.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D.导致均田制的崩溃
2019-10-10更新 | 444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佃农是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他们有一定的劳动工具及生产和生活资料。魏晋南北朝时,他们被列入豪强地主家籍,自由受到限制。唐宋时代,佃农阶层日益扩大,于是封建政权将他们列入户籍,取得封建国家编户的地位。这一变化
A.增加了政府掌握的土地数目
B.减轻了佃农对地主的依附
C.限制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6 . 元代佃户见地主“不敢施揖,伺其过而复行”;到了明代“佃见田主,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之礼行之。”该变化反映明代
A.封建经济高度繁荣
B.平等意识深入人心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等级观念已经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代法律规定,佃户不能在租佃期离开佃种土地。明代租佃契约通常都写明不许将田地“转佃他人”、“私相授受” 。清代地主将土地所有权分割成田底与田面,地主将土地经营权以田面权形式转让与佃农,地主对于田底,佃农对于田面分别享有占有、收益和处置转让的权利。这一变化
A.推动小农经济逐步瓦解B.反映出佃农政治地位提高
C.佃农人身依附彻底解除D.与商品经济发展互为因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372年.政府颁布法令:“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之礼行之”,改变元代佃户对地主“侍奉如承官府”的情况。这本质上反映了
A.宗法制是处理农民关系的主要手段B.伦理思想影响深远
C.政府法律上承认人身依附关系变化D.租佃关系更加普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