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宋]郑樵《通志》

材料二 唐宋宰辅家世比较

唐肃宗—昭宣帝

宋太宗—钦宗

人数

占比

人数

占比

名族及贵胄

143

80%

25

17%

中等家庭

22

12%

53

34.7%

       

12

7%

66

42.3%

未能确定者

2

1%

9

6%

——孙家栋《唐宋时论丛》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唐宋时期的社会观念有何变化?

材料三 在宋朝以前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佃农并不是一个合法存在的社会阶层,……他们难免受到地主的人身束缚。到宋朝,国家不得不对越来越普遍的租佃关系予以承认并加以规范化,反映到法令上就是佃农专门注籍为客户,在原则上保证其国家“编户齐民”的地位。……国家承认佃农在契约期满后可以自由迁徙,地主不得阻拦。还有不少佃农通过辛勤劳动积累钱财,购置田产,上升为主户。                      

——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下册)》


(2)阅读材料三,唐宋时期的佃农的人身依附关系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 国家之禁,疏密不得其中(zhòng)矣。……子去其父则不禁,民去其君则不禁,男去耒耜则不禁,女去织纴则不禁,工作奇巧则不禁,商通珠贝则不禁,士亡仁义则不禁,左法乱俗则不禁,淫文害正则不禁,市有游手则不禁,官有游食则不禁,衣服逾制则不禁,宫室过度则不禁,豪强兼并则不禁,权要横暴则不禁。                                                          

——[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


(3)阅读材料四,宋代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有何特点?说明了什么?
2019-12-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租佃制生产关系、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唐代的户籍制度早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一种城乡分开、有产户无产户区分的新的户籍制度在北宋前期形成。……宋代在籍制度上单独设立城镇户口“坊郭户”。 坊郭户和乡村户户籍以有无常产(房屋及财产)划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以常产多少划分为+等以承担赋税及科配(属临时性赋税)。但不少地方常将客户也划分在+等户内。……一等户中有些特别富有的,被称为“极户”“无比户”:高强户”;享有一定特权的‘官户”,也大都在一等户内;而包括官户以及州县的公吏和乡村政权头目中的上户,称为”形势户”,都是租佃制生产关承中的大、中地主,……坊郭客户为城镇介民,多为小商小贩,商业、手工业的雇工、邦工及富户的佣工;乡村客户则主要为佃户、主户的雇工、佣工等。

——摘偏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以客户为立体的流民(年饥或避兵他徒者),是社会治安的一大问题,更是户口统计、户籍管理的一大问题。宋朝规定:“居作一年,即听附籍。”即在一个地方居住一年,即被列入当地户籍,成为当地人口,并承担相应的赋税。……对于房郭流民,宋政府采取对流民进行登记的办法。负责登记的官吏,“每见流民,逐家尽底唤出本家骨肉,亲自当面审问真实人口,填写姓名口数”。流民离开之时,居停住人要主动报告官吏,销毁其临时户口。

——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户籍制度的影响及启示。
3 . 宋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朝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之科目,有进士,有诸科,有武举。常选之外,又有制科,有童子举,而进士得人为盛。……乃御殿给纸笔,别试诗赋。命殿中侍御史李莹等为考官,得进士二十六人……殿试遂为常制。帝尝语近臣日:“昔者,科名多为势家所取,朕亲临试,尽革其弊矣。”……凡就试,唯词赋者许持《切韵》《玉篇》,其挟书为奸,及口相受授者,发觉即黜之。……又定令:凡试卷,封印院糊名送知举官考定高下,复令封之送覆考所,考毕然后参校得失,不合格者须至覆场方落。……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付考官定等毕,复封弥送覆考官再定等。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

材料二   宋代,买卖田宅必须经过“立契”的法定程序,凡加盖官印的称为“红契”,表示官府确认,不加官印的称为“白契”。宋朝法律规定,盗种公私田者,要受到笞刑或徒刑的处罚。租佃制更为普遍,租佃契约到期,租佃关系结束,农民可以另租土地,地主可以另佃。契约未到期,禁止佃户逃离,也不允许地主私自处置佃农,不得随意撤佃。佃户欠租.官府要以强力帮助地主索取。尽管当时佃户的法律地位很低,但与“部曲制”的部曲(唐以前地主豪强私家的部属、家仆,身份地位比奴婢略高)相比,地位和处境好一些。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成为普遍现象,被法律所承认并形成制度。

——摘编自《宋代的租佃制和典卖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科举制的发展,谈谈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社会经济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其简要评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英国的庄园经济随着农奴制的瓦解而衰落,农业经济收入锐减,农村的贫富分化加大,呢绒纺织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16世纪起,乡村对手工业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毛纺织业成为乡村工业的主体。价格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生产关系,货币地租盛行,促进了乡村商品货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土地的集中促进了农民的分化,集中经营的土地上使用大量雇工。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前英国乡村经济发展的表现。

材料二   棉花种植在明代普及全国,棉布成为大众消费品。棉纺织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据统计,江南地区在明代后期年产棉布量在2000万匹以上,有170万妇女从事棉纺织业。占劳动力的50%以上。丝织业发展迅速,明代后期,江南地区官营织机约有3500台,民营织机在15000台以上,织工达4万人之多,出现了许多以丝织业为主业的市镇。生产的专业化和分工十分普遍,服务于纺织业的辅助行业从业人数同步增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地权分散化趋势明显,田面权、田底权分离,租佃经营成为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工业革命前的英国乡村经济相比,明代后期江南地区乡村经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西周时,户籍制度已大体形成,其中千里王畿之内的习民数制度是周代户籍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的王权对其所辖领地享有无限的权力,王畿之内的劳动者是天子可以直接役使与剥夺劳动的对象,也是王权巩固的基础。

春秋时期,齐国首创严格的以定四民之居为目的户籍制度。战国时期商鞅将“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在两汉时期,口赋(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和算赋(成年男女的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摇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凡编入国家统一户籍的民户,都称为编户。政权还进行严密的户口登记的查验工作,规定每人必须著名户籍,防止入户脱籍。这一制度一直被历代封建王朝继承。

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失去土地的农民因无法承受原来的租调负担而纷纷逃亡,唐德宗时开始推行两税法,规定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到明洪武年间,封建政府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整理的结果被编制为鱼鳞图册,这是中国历史上地籍的正式独立。清康熙帝在1712年发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上谕,使人丁与钱粮脱钩,丁税与户籍分离。

——摘自吴昆《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与现代户籍管理比较》

材料二 20世纪,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户口登记与管理方式来规范的户籍法律。1912年《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1915-1927年北洋政府相继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等户籍管理法规。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的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新的户籍法律实施,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

——摘编自王海光《中国户藉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早期户籍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户籍制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