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宋仁宗曾下诏:“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如主户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这一规定有助于
A.增强契约法律效力B.改变农村阶级结构
C.减弱人身依附关系D.缓和土地兼并现象
2 . 胡宏《五峰集》记载:“北宋湖湘一带,有些客户或丁口蓄多,衣食有余,稍能买田宅三五亩,出立户名,便欲脱离主户而去了。”据此可知
A.租佃关系日益普遍B.主客户间矛盾激化
C.北宋商品经济发达D.客户人身相对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王岩叟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的一道奏疏中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赒(同“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段材料说明
A.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B.佃户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
C.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
2020-11-17更新 | 144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种权,而佃农有退佃、转租或者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被佃农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
A.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B.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强化
C.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复杂D.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2020-01-07更新 | 1003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朝时,佃户租种地主的土地,都需要缔结契约,契约一般都分画疆畎,写明田主、租田人和见知人,并规定地租的数量、交纳形式,以及租佃的期限等。租佃契约制的施行反映出当时
A.农民生产活动受到限制
B.生产者积极性受到重视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6 . 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草创于明代,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从社会政治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一制度
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C.导致人地矛盾的激化
D.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明朝中叶的福建漳州,佃户向地主租田时只要交纳若干押金即“佃头银”,便可获得长期佃种地主土地的权利。该现象说明当地
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
B.雇佣剥削关系的出现
C.农村土地产权归属于佃户
D.土地兼并问题的缓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官田招佃,往往张榜招募流民,采取自愿原则,并订立租佃契约,同时规定如果佃农不愿继续承佃,要求退佃和迁徙,官府不得无理阻拦。据此可知当时
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中央对地方权力失控
C.租佃双方毁约现象严重
D.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2018-10-11更新 | 511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