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是有关乾隆时期经济的部分记载。这些论述可用于研究当时
论述出处
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在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卷1《请定经制扎子》
苏州吴县一带“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乾隆《甫里志)卷5《风俗》

A.江南农村租佃关系的发展B.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C.商品化潮流对风俗的破坏D.土地所有制的新变化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乾隆年间,四川人李调元的《卖田说》记述了作者乡居时与佃户的一席谈话。对于为什么中小业主乐于“卖己田,而佃人之田”,佃户王泽润的回答是:“予家曾祖父以来,置田不下千亩,而俗好分,生子五人,而田各二百亩矣。子又生孙五人……孙又生孙五人……而十亩五分,各耕不过二亩,田之所入不敌所出,故不如卖田以佃田。”王又说“官府每遇大役,则按粮令乡保加派……而乡约又借官私派”,而当佃农,一则,卖田之资可充压佃之本;二则,既付押租,则佃期肯定较长;三则,可以免去税役重负,而让业主与官府打交道。李调元听了佃户王泽润一席话后说:“既有此乐,则予亦将卖田佃田矣。”王回答说:“君尝为达官,有直声,官犹待以礼也。租有家了代完,粮差不敢追也。又例免差徭,里正不敢及门也。所冀者,须世世子孙读书做官耳!若一日无官,诚恶亦与我辈等也。”

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从上述对话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进行简要评述。(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述准确全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韩非子说:“士卒之逃事伏匿,附托有威之门,以避徭赋,而上不得者,万数。”这一现象
A.表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趋于强化B.使中央集权制遭到严重冲击
C.为小农经济模式的形成创造条件D.对国君统治构成潜在的威胁
2021-03-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至元三十一年(1294 年) ,元成宗在即位诏书中宣布当年的税粮减免30%,江浙行省官员上奏指出:“江南与江北异,贫者佃富人之田,岁输其租,今所蠲(免除)特及田主,其佃民输租如故。”由此可以看出,当时
A.江南农民的负担比江北沉重B.汉蒙间的民族矛盾大为缓和
C.江南地方官对农民不够体恤D.江南的租佃经济比江北发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