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人身依附增强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租佃关系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苏轼在他的文集中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段记载可以反映,宋朝时
A.农村中土地兼并现象异常严重
B.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C.农业生产中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D.地主有举办民间救济的社会责任感
3 . 明朝万历年间的东南省份,佃户在获得永佃权的基础上,可以对自己佃种的土地自由买卖、典押,取得与地主“同等”的地位;有的佃农将自己佃种的土地,转手租给别人,自己成为“佃主”。这个现象表明
A.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B.社会等级差距日益缩小
C.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D.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封建制度确立后,中国古代的多数地主选择了租佃方式,“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佃农有了一定前承退佃自由,取得佃权的农户可以将土地转租他人,地主不得干涉佃权转让。这说明租佃方式
A.逐步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B.损害了多数地主阶层的利益
C.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D.巩固了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代王岩叟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的一道奏疏中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赒(同“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段材料说明
A.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B.佃户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
C.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
2020-11-17更新 | 144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年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法律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奴婢既同资财即合由主处分”,而到宋代中期后法律上则将“奴婢”之名改为“人力”“女使”,佃户、雇工、人力、女使等皆为国家“编户齐民”。这一变化说明
A.国家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B.儒家仁政思想得到提升
C.经济发展促进身份平等
D.封建等级秩序趋向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欧阳修指出: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其间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者,不过十余户,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这表明北宋时期
A.佃户源于破产的自耕农B.封建租佃关系比较发达
C.劳动力商品化程度提高D.佃户之间产生协作关系
2017-05-04更新 | 258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