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初,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难以维持。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朝中期以后
A.赋税制度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2022-06-25更新 | 262次组卷 | 5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为漫画《家乡喜讯》,人们的“喜讯”源于   
A.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突出B.社会主义制度业已确立
C.土地革命运动不断推进D.农村生产关系深刻变革
2022-05-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概况(部分),据此可以得出
年份人口(百万)粮食产量(千吨)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粮食全部作物
1400722052019.824.7
16501233505532.040.0
17502607410048.060.0
182038110858559.073.7

A.人地矛盾得到了彻底解决B.粮食需求的压力有所缓解
C.土地兼并现象受到了抑制D.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突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
2022-03-02更新 | 131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魏始行的均田制一直推行至唐朝中叶。均田制以土地国有、计口授田为原则,摧毁大族豪强的庄园经济,使一批自耕农和庶族地主得以产生,并参与分享文化和权力。均田制的推行
A.抑制了土地买卖与兼并之风B.有利于推动选官制度转型
C.铲除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田界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2021-12-27更新 | 292次组卷 | 56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学情检测(小高考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5亩;公元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一状况出现表明(     
A.人口数量急剧膨胀B.藩镇割据导致混乱
C.土地兼并日趋严重D.均田制遭到了破坏
2021-12-04更新 | 181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2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安史之乱以前,各边镇屯田、营田,所有权概属封建国家,收成必须全部申报中央。安史之乱以后,土地的所有权,连同经营、管理、分配的权力,全部落入地方长官的手里,出现了“将士无战守之劳,有耕市之利”的状况。这些变化
A.标志着唐王朝由盛转衰B.表明唐朝均田制走向瓦解
C.为藩镇割据奠定物质基础D.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2021-02-25更新 | 410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吕氏春秋·审分》记载:“公则作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开始瓦解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