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均田制是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它是在北方土地特别荒芜、自耕农特别稀少的情况下产生的特殊的土地制度。与均田制相关的赋税制度是(     
A.两税法B.庄园制C.租调制D.初税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初,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难以维持。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朝中期以后
A.赋税制度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2022-06-25更新 | 262次组卷 | 57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均田制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均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阻碍了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B.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北魏至唐朝前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实行
D.该田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
2022-03-02更新 | 131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开元年间,唐朝达到盛世,但从均田制等制度层面看,也开启了衰败的肇端。《新唐书·食货志二》指出:“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宋人刘怒认为:“魏、齐、周、隋,兵革不息,农民少而旷土多,故均田之制存。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唐朝官员队伍增长速度又特别快,贞观初期朝廷正式官员仅643人,到开元时已增至18000多人,天宝年间,均田制最终走向了崩溃。

——摘编自陈忠海《唐朝均田制的兴与衰》

材料二:通过对上一阶段土地革命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总结,中共“六大”会议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案》以及《农民问题决议案》,对1927年11月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以来实施的“没收一切土地”政策进行了改变,进一步制定了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只“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的政策。中国共产党摒弃了1930年以前共产国际的意见和苏联“土地国有”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将“土地国有”发展为“土地农有”,经过各根据地的实践,最终于1931年春解决了地权问题,标志着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初步形成。这条路线可概括为“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摘编自黎林烽《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及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均田制崩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1年土地路线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土地政策对当代制定土地政策的启示。
6 . 唐朝中期,无论是地主、自耕农,还是佃农,只要有一定的财富积累,首要就是买地置田。《太平广记》载,“元和(唐宪宗年号)初,洛阳村百姓王清佣力得钱五锭”后,用其购买土地;佣工冯俊,积累了些钱财,“自此不复为人佣工,广置田园为富民”。这说明当时
A.土地投资成为社会热点B.租佃关系得到迅速发展
C.土地兼并现象较为严重D.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022-02-1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年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朝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流转之频繁远超前代,当时即有“千年田换八百主”之说。这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甚至有人认为发生了一场“宋代农业经济革命”。据此可知,这一土地政策
A.阻碍了商业发展B.发展了田庄经济
C.激化了社会矛盾D.优化了资源配置
2022-01-11更新 | 569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加强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田界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2021-12-27更新 | 292次组卷 | 56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英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5亩;公元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一状况出现表明(     
A.人口数量急剧膨胀B.藩镇割据导致混乱
C.土地兼并日趋严重D.均田制遭到了破坏
2021-12-04更新 | 181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关于唐代土地买卖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
记述出处
天下诸郡逃户,有田宅产业,妄被人破除,并缘
欠负租庸,先以亲邻买卖
《唐会要》
寺院广占田地及水碾硙,侵损百姓《全唐文》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册府元龟田制》
A.土地的交易活动受到法律保障B.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C.唐代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赋税沉重加剧了土地买卖行为
2021-11-14更新 | 228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周口恒大中学2024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