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朝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流转之频繁远超前代,当时即有“千年田换八百主”之说。这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甚至有人认为发生了一场“宋代农业经济革命”。据此可知,这一土地政策
A.阻碍了商业发展B.发展了田庄经济
C.激化了社会矛盾D.优化了资源配置
2022-01-11更新 | 569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表所示为北魏均田制下的土地分配。据表可推知,北魏均田制
土地类型良民奴婢
成年男性成年女性
正田40亩20亩同良民
露田倍田40亩20亩
桑田20亩
麻田10亩5亩
宅园每3人1亩每5人1亩

A.强化了国家对小农的控制B.旨在满足农民的最低生存要求
C.触动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以家庭人口的多寡为分配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均田令规定,官吏和勋官可以按照品级占有数量不等的官人永业田和勋田;还规定宽乡有剩田处可以占田过限。这些都给地主官僚多占田地提供了合法的根据。据此可知,唐初期
A.自耕农的数量急剧减少B.均田授田以官僚为主要对象
C.客观上利于均田令推行D.实行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战国时期有关国家授田的记述。据此可推知,当时
A.土地私有制度普遍确立B.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C.各国重农政策得到落实D.农业生产关系得到调整
2020-10-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是以田者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苏轼认为废井田
A.促使土地数量增加
B.有效遏制土地兼并
C.有利社会合理分工
D.加大社会贫富差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知推知
A.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B.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
C.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D.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史称,“宫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反映了宋代
A.税制发生重大调整B.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C.自耕小农发展壮大D.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2020-07-18更新 | 88次组卷 | 38卷引用: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清时期土地交易更为频繁,如表是有关明清时期民间土地买卖类型的材料。由此可知,当时

类型

具体作法

活卖

卖方在契约上写明“卖活契",保留土地所有权,数年后可买回。

找贴

卖方有权要求买主在地价上升后进行经济补偿,反复几次后,原主人才会完全丧失土地。

绝卖

卖方一开始就通过立下“绝卖契”等方式出卖土地,不允许赎回、找价。


A.租佃关系与契约关系盛行B.土地高度集中现象严重
C.土地所有权变更灵活多样D.土地的市场化程度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郭沫若认为:《春秋》一书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只有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事实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C.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土地国有制度的不断完善
2020-06-15更新 | 185次组卷 | 5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