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北宋太宗年间准奏大臣上言:“田之未垦者,募民垦之,岁登所取,其数如民间主客之例。”(北宋时期土地主人为主户,租地户为客户)这则材料说明了
A.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北宋得到发展
B.北宋通过土地国有抑制土地兼并
C.北宋政府通过垦田解决财政危机
D.北宋农业领域雇佣关系产生
2019-04-1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19届高三高考一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下表记述,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汉朝
记述出处
《淮南王刘安》“擅国权,侵夺民田”《史记淮南衡山王传》
(公孙贺)“倚旧故,乘高势面为郡,兴美田以科子弟宾客”《汉书公孙贺传》
(张禹)“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后汉书张禹传》

A.官员经济贪污现象盛行
B.封建土地私有趋向破坏
C.自耕农的数量日益减少
D.因家重农政策执行乏力
4 .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2019-01-30更新 | 9038次组卷 | 166卷引用:2018届陕西石泉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2019-01-30更新 | 1425次组卷 | 4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2019-01-30更新 | 1531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B.均田制C.农民土地私有制D.地主土地秘有制
2019-01-30更新 | 27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6-2017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8 .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2019-01-30更新 | 3767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2019-01-30更新 | 189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0年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
①海瑞正确的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②丘浚客观的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中的一些问题 ③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④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