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新航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18世纪世界历史演进

时间中国世界
15世纪1405~1433年郑和奉命先后七下西洋,历时29年,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地区。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1493年经教皇仲裁,西班牙和葡萄牙划分“教皇子午线”。
16~17世纪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佳权。
1567年明穆宗“隆庆开关”。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1581年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1642年荷兰打败西班牙,独占台湾。
1644年大顺农民政权建立、明朝灭亡。
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大顺军,入主中原。
1519年美洲爆发第一次大瘟疫。
1533年西班牙灭亡印加帝国。
1571年西班牙开通了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世纪开始“黑三角贸易”。
16世纪整个美洲被瓜分殆尽。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君主立宪制。
18世纪1757年乾隆常下令封闭其他口岸,只准广州一口通商,并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处理对外贸易事务。18世纪末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为发展,力量远超出葡、西、荷等早期殖民者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据马克森主城《世界文明史》整理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围绕"15至18世纪世界历史演进”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00-2000 年间世界主要国家及其力量源泉

时期国家主要力量源泉
16世纪西班牙黄金、殖民贸易、雇佣军、王朝联系
17世纪荷兰贸易、资本市场、海军
18世纪法国人口、农业、公共管理、军队、文化
19世纪英国工业、政治凝聚力、金融和借贷、海军、自由主义规范、岛国位置
20世纪美国经济规模、科技领导地位、地理位置、军事力量和结盟、全球化文化和自由主义的国际制度

综合上述表格信息,指出一个影响大国崛起的因素,结合世界史(两个国家)的知识加以阐述。(要求:明确指出因素,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7-01更新 | 264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材料一   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公元500年)之前,远距离贸易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古典时代,两方面的发展降低了旅行的风险,刺激了远距离贸易。首先,统治者出于军事和管理国家的目的,大力投资修建道路和桥梁,客观上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其次,古典社会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往往彼此相连。当这些帝国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对抗和冲突时,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就会出现一派和平的气息。远距离商贸的成本降低了,商品经营的规模急剧扩大。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 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哥伦布交流”指的是16到18世纪间,发生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动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迁移。下表为“哥伦布交流”的大事年表(部分)。

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
16世纪初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年西班牙的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35年法国人带来的流感病毒使圣劳伦斯河谷的印第安人灭绝
1555年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90年代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
约1700年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

——整理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三   拉丁美洲革命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它早已在酝酿中。孕育这次革命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大众遭受不可忍受的殖民压迫。殖民地人民在同一领域、同一环境内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和同化,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普遍高涨。

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主义者的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诵。到18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工业虽然还很薄弱,但它是殖民地经济中一种新的因素,它必然会在殖民地不断发展,决非任何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所能压抑和扼杀的。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远距离贸易发展的条件。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分析“哥伦布交流”带来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说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
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0515685
A.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2021-05-19更新 | 191次组卷 | 49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1522-1700年哥斯达黎加人口比重变化表,据此表明新航路开辟
年份总人口土著人口非土著人口(白、黑、混血人种)
人数占比(%)人数占比%
15222720027200100
1569174791716698.23131.8
1611155381490895.96304.1
1700192931548976.3380423.7
A.加速了人才的流动B.带有体现血腥暴力征服
C.利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壮大了土著白人的力量
6 . 下表是 1550~1650年欧洲食品价格指数和工人工资指数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欧洲
A.工人生活未能得到改善B.经济形态转型趋势加强
C.金银流入刺激工业发展D.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拉大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下表为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资料
时间人物事件
1487年迪亚士迪亚士抵达非测最南端的海角
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
1497—1498年达·伽马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由此可知,该表的标题应是
A.郑和下西洋B.新航路的开辟C.“海上马车夫”D.三角贸易
8 . 下表为明末清初某国将中国瓷器运往欧洲的航线表。据表可知
广州一澳门一印度一欧洲这条航线可分为两段:第一段由广州至澳门再至印度,途经马六甲、古里、果阿等地,是中国与东南洋、印度洋一直有往来的“西洋”航线;第二段则由果阿经好望角至欧洲
广州一澳门一马尼拉一美洲一欧洲这条航线可分为两段:第一段从中国沿海港口直航菲律宾;第二段则横渡太平洋,通过墨西哥的阿卡普尔,再到欧洲

A.新航路开辟前中国瓷器已销往美洲
B.新航路开辟拓展了中国瓷器出口
C.中国瓷器销往欧美得益于新航路开辟
D.中国垄断了对欧洲的瓷器运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部分物种在亚、欧、美洲传播、种植情况表,据此可知
品种原产地传入欧洲时间传入中国时间产量
烟草墨西哥哥伦布航行后17世纪初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辣椒墨西哥15世纪末17世纪初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番茄秘鲁16世纪20年代17世纪初中国产量世界第二
花生巴西、玻利维亚16世纪初16世纪30年代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向日葵北美1510年16、17世纪之交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A.美洲是世界农业物种的中心
B.其传播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C.17世纪中国闭关锁国不可信
D.中国农业生产发达世界领先
2019-01-01更新 | 278次组卷 | 1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