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新航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们通常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内因来解释古代文明的衰落,而将气候变化视为常量或毫无影响的背景因素。过去尽管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突然崩溃的因素,但由于缺乏测年精度较高以及分辨率较高的古气候记录,这种观点很少受到重视。过去一二十年来,随着测年精度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高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全新世较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古代文明衰落时间的相对精确考证以及对全新世气候突变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气候环境因素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肯定。据Hodel1等对尤卡坦半岛一个湖泊内沉积物的研究,公元800~1000年是该地区最为干旱的时期,而这恰好对应于玛雅文明的衰落。另据Haug等在2003年对委内瑞拉北部的 Cariaco盆地沉积物中钛元素含量变化的分析,发现公元8世纪中叶开始的一场持续150多年的干旱控制了整个加勒比海地区,其发生时间与考古学家发现的玛雅人主要城市被废弃的时间相一致。

——摘编自吴文祥等《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


(1)据材料,指出就气候环境因素在玛雅文明衰落中的作用,学界认识前后有何变化,概括前后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内因”分析16世纪玛雅文明衰弱的原因。综上,你认为在分析古代文明衰落原因时,应坚持怎样的原则?
2021-05-06更新 | 484次组卷 | 7卷引用:纲要下第5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哥伦布《航海日记》写道:彼等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该史料
①为口述史料,有重要研究价值   ②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
③可用于研究非洲大陆的殖民史   ④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1-05-05更新 | 458次组卷 | 6卷引用:考点05全球航路的开辟-【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下)
3 . 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非洲人来到北美大陆。伴随这些外来移民而至的还有致病的微生物,天花、麻疹、鼠疫等传染病,印第安人口因此锐减了近95%。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B.全球化背景下防控疫情需加强国际协作
C.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D.各国应对传染性疾病应该选择各自为政
2021-04-23更新 | 2196次组卷 | 23卷引用:考点06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亚当·斯密说:“从1630年至1640年……欧洲的白银价值相对于谷物价值的降低,从来没有达到过这种地步。”此现象发生的主要社会背景是
A.欧洲出现自然灾害B.东西方商路被阻断
C.大量的金银涌入D.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为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小麦价格指数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原因的是
A.早期殖民扩张白银流入西欧B.西欧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三角贸易导致黑奴涌入欧洲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食物交流
2022-01-12更新 | 739次组卷 | 30卷引用: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毫无意外,哥伦布的远航确实引起了生态大爆炸,就像它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一样,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换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随着“欧洲船只”一起进入美洲且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经济生活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列举“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以佐证“哥伦布的远航"在欧洲城“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
(2)资本主义的发展掩盖不了奴隶贸易的罪恶。根据材料二,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分析“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的原因。
2022-01-12更新 | 3651次组卷 | 29卷引用:专题0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7 . 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烟草、可可和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世界各地。其中,马铃薯由于产量高、种植易、烹制简单等原因,到17世纪末已成为爱尔兰人的主食,并使人口得到快速增长。这说明了物种交流
A.改善了人类的饮食结构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生活
8 . 对于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发生的原因,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往往侧重于美洲进口金银的影响。但后来有学者认为,更要考虑欧洲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达才是“价格革命”的深刻根源。近年又有学者从气候、人口增长、粮食供应等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因素对“价格革命”产生了催化剂作用。据此可知,对“价格革命”发生原因的认识
A.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B.不同视角的研究有利于史学发展
C.史学研究不必拘泥于传统观点D.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展而趋于全面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这主要是中国官商合作的单项贸易,所以,这条海上丝路的重要性远不若陆上丝路;其所谓“官商合作”,是指属于官方的“译长”或“译使”,会同民间商人“俱入海”;其所指“单项贸易”,是因中国方面,“赉黄金杂缯而往”,以购“夜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啤供皇室与贵族所用,致有为官府采办之实,何况这些国家的主角——黄支国,据近代学者考证,似为《大唐西域记》中印度境内之建志补罗国,如此,则已程不国,应即当时之狮子国,今日之锡兰,这些国家在汉的经济开发及对贸易的重视程度,均远逊于当时的中亚与地中海各国。

——摘编自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欧洲文化浸荡全世界的工具,也不止一个,其中有的是武士政客,有的是商人,有的是传教士,或教育家。凡以上各类人物势力所到之处,那里便不免成为白人的属地。但如武人政客的势力,弱于商人或教士等的势力,那么白人所到之处,尚能多少保持他们的自由权。不过承受欧洲文化的一件事,却仍是不能免的。换句话说,即是现在地球上的各处,无论是自由的,或是欧洲的殖民地,他们是没有不再承受欧洲文化的了。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开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发展状况。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西方海上商路的开辟。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发行大明宝钞,“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但正统、成化时期(1436~1487年)宝钞流通基本绝迹,民间的大宗交易主要使用白银支付。成化以后,赋役逐渐折银,白银得到国家事实上的认可。到16世纪40年代,白银在社会流通领域的主币地位奠定。白银的需求量迅速扩大,而国内的白银储存及银矿开采严重不足,向海外的寻求成为必然。海外贸易的开展刺激了日本银矿的开发,葡萄牙人参与其间,并将贸易范围扩大到欧洲。西班牙人也发现需要白银换取中国商品,紧接着出现了美洲银矿的疯狂开采。白银的流通逐渐超出中国范围,流通于世界,于是白银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再认识》

材料二   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率先推行金本位制,规定1英镑含金量为7.32238克。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效仿,19世纪7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形成。英国由此主导了世界金融体系。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镑一直是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优势逐渐削弱,黄金储备也因战争大量流失,1931年,英格兰银行宣布不再承担英镑与黄金兑换的责任,放弃金本位制。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英镑的国际地位最终被美元所取代。

——摘编自于永臻、李明慧《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国际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白银货币化进程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英镑国际地位的变化,并简析导致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