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欧洲的优势在18世纪末变得明显起来,遭受欧洲帝国主义侵略的人们发现难以抵抗侵略者,因为侵略者乘坐蒸汽船,带有抗疟疾的奎宁,装备钢枪钢炮。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A.医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历史发展
B.工业革命对欧洲殖民扩张的作用
C.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统治地位的确立
D.炮舰与廉价商品是殖民侵略的主要方式
2024-04-08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英国人笛福(1660-1731)在对约克郡的考察中写道:“我们看见在这些屋子里到处都是精力强盛的男子汉,有些人在照料染缸,有些人在管理纺车,另一些人在修整布匹;女人们和孩子们则在梳棉或纺纱;从最年轻的到最年老的全都是雇佣来的。”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工厂制挖掘了工人的劳动潜能B.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出现
C.工业革命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D.棉纺织业已经实现工业化

3 . 技术的革新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动力和新的契机,这些革新技术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而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与工业革命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有(     

A.克隆普顿的骡机有助于纱荒的解决
B.富尔顿推动了美国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C.珍妮机是一种一次能纺出多根纱线的机器
D.万能蒸汽机的发明结束了人类对水力、畜力和风力的依赖
2024-03-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同时也造成极大环境污染。为了进一步佐证城市环境问题,检索出四份资料。下列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A.莫奈创作《国会大厦》绘画作品呈现19世纪雾霾下的伦敦
B.1848年英国议会颁布第一部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公共卫生法》
C.1838年英国作家狄更斯出版了长篇写实小说《雾都孤儿》
D.美国学者索尔谢姆发表《发明污染》一书,研究19世纪英国城市污染问题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一部极具影响力的巨著——《国富论》。斯密支持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认为资本主义企业是创造财富的首要因素。他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非常乐观,坚信个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自由市场贸易将会使整个社会受益。有关18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表述错误的是(     
A.英国已开启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B.此时的英国企业中已经出现了工厂制
C.英荷等国成立东印度公司以推行自由贸易
D.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2023-05-16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80天环游地球》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小说讲述了1872年斐利亚·福克先生在伦敦改良俱乐部和会友们打赌,从伦敦出发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周的故事。


材料二:15世纪,德国商人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项技术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和质量。古登堡的印刷厂,最早印制的是拉丁文版的《圣经》印刷效果堪称精美。尽管如此,古登堡本人却没有因为这项技术赚到钱,因为当时绝大多数普通人读不懂拉丁文,所以印刷数量很少。再加上人工和纸张成本高昂,以及与投资人的纠纷,最后,古登堡破产了。到1521年,马丁·路德开始用德文翻译《圣经》,次年《新约》翻译完毕并出版。从此德意志信徒可以自己直接阅读《圣经》而不必再受到教会和神父的控制。马丁▪路德为印刷商们开辟了全新的市场,印刷商们则配合他快速传播新思想,二者相互促进,进而影响后续一百余年的欧洲政治格局。

——摘编自张笑宇《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

材料三: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时,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储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请你在答题卡的地图上为小说主人公设计一条环球旅行最佳线路,并说明理由。(要求:在答题卡的地图上用“一”清晰标示。)
(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相关史实,围绕“技术的力量”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5-0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届高三4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7 .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亦称产业革命。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现代技术发达的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进行过工业革命。1718世纪,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生产力发展扫清了道路。随着市场的扩大,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日益不能满足需要,资产阶级为追求更多的利润,广泛采用新技术。

——赵林如:《中国市场经济学大辞典》

材料二   工业革命从开始的那一刻起就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它引领人们逐渐走上机器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工业革命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它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它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殖民地的旧制度、旧思想;它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产品价值与劳动价值的比大幅增加;它大大提高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并使劳动日益单一化……

——安国平,顾莹华:《生态批评视角下解读尤金奥尼尔的戏剧作品》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开始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重大发明。
(2)根据材料二,说明“工业革命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把双刃剑”的理由。
8 . 英国经济史专家埃里克·罗尔曾说:“我们不能忘记《国富论》的作者就是《道德情操论》的作者。如果我们不了解后者的一些哲学知识,就不可能理解前者的经济思想。”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也指出,不读《国富论》不知道什么是“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上述评价主要反映出,《道德情操论》(     
A.主张富国裕民离不开市场B.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
C.倡导发挥资本积累的功效D.注重道德对市场的约束
9 . “在这样的一个工作场所中,工人们听从机器指挥,随机器的转动有节奏地劳动。工人们必须是守纪律的,按固定的工作时间上下班,一个工人不按时就会延误整个工序,因此他们必须养成集体劳动的习惯,不可以自由散漫。”上述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引起了(     
A.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大发展B.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C.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的变革D.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世纪80年代,英国工人埋怨梳毛机导致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无以持家,并且呼吁雇主们抛开偏见和私利,禁止使用机器;但即便是开明的雇主,虽承认机器对工人造成极大的危害,可他们仍认为机器的使用必不可少,否则意味着行业的衰落。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A.工人阶级力量迅速壮大B.劳资双方因利益不同开始对立
C.议会改革形势迫在眉睫D.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2023-04-06更新 | 470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柴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