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世界大国的兴衰更替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其崛起的原因和结局虽然各不相同,但其留给后世的价值却是恒久的。

序号国家崛起的主要因素
1葡萄牙、西班牙
2荷兰从渔夫到海上马车夫
3英国从国王到议会
4法国从人性到理性
5美国
6德国从兽性到人性
7中国从计划到市场

(1)补充完成表格。

葡萄牙、西班牙:________________;美国: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提炼出恰当的主题并加以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符合主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着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到1900年时,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材料二 马克思(18181883年)在研究殖民主义时曾提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日后,一些西方学者通常援引此观点,认为:殖民主义为当地人民带来西式文明,促进其向世界先进地区靠拢。所有对东方“野蛮”“专制”“未开化”等描述,无不导致了一个结论:东方需要西方来拯救。

——摘编自于志伟《列宁殖民地理论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着反常的差别”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马克思与一些西方学者对殖民主义的认识,并分析其认识的视角。
2023-03-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3 . 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功绩,殖民主义原始积累则是滔滔罪恶,但功绩与罪恶又常常不那么容易一截为二。

材料一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毫无意外,哥伦布的远航确实引起了生态大爆炸,就像它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一样,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接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随着“欧洲船只”一起进入美洲且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经济生活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并列举“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以佐证“哥伦布的远航”在欧洲“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简析“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的原因
(3)马克思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史”形成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8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西班牙在美洲开采矿山,葡萄牙人在亚洲进行欺诈性的贸易,英国人则从事贩卖黑奴的勾当。这一时期,北美沦为英、法的殖民地,拉美则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征服,而亚洲则仅有若干沿海据点被占领,广大内地暂时还没有遭到殖民侵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英国极力倡导自由贸易,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封闭国家的大门。英国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畅销世界,北美和印度的棉花则大量出口到英国。此时,原本大体独立的亚洲成为欧洲列强侵略的主要对象,印度完全为英国所征服,东南亚大半沦为殖民地,中国则成为半殖民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8世纪欧洲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欧洲对外殖民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2-07-06更新 | 559次组卷 | 1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球贸易

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给人类的文明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1)根据所学,以上《全球贸易示意图》中,表示“三角贸易”线路的箭头是________(填字母)
(2)根据所学,E箭头表示的贸易线路上可能出现的货物是(________)(在答题卷上涂选)
A.白银、瓷器   B.白银、玉米   C.瓷器、玉米   D.水稻、瓷器

材料二   明朝后期,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后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

——摘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新航路开辟给当时的中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四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知识进一步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德】马克思《资本论》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四中马克思观点的认识。
2022-06-19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2届高三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世纪时,十字军东征将蔗糖带回英格兰,作为宫廷烹饪的香料使用,价格昂贵。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各类蔗糖的进口量逐渐增长,蔗糖不仅仅作为香料,还出现在医生开具的滋补药处方中。到18世纪,英国的大众稳步消费越来越多的蔗糖。蔗糖与其他三种进口货(茶、咖啡和巧克力)联系在一起从而大放光彩。对于穷人而言,蔗糖除了把茶加甜以外,最重要的用途就是以初糖的形式来补充复合碳水化合物,作为热量(卡路里)的来源。经过烘焙加工而成的甜味食品最终成为千百万英国劳动人民的标准食品。

哥伦布于1493年的第二次远航将甘蔗带到新大陆,此后西班牙、葡萄牙人控制的甘蔗种植园逐渐遍及整个美洲地区。甘蔗种植园也承担了加工甘蔗的许多工业化流程。甘蔗成熟时必须进行砍伐,立刻榨汁、蒸煮、除沫、脱水、干燥。繁重的劳动与疾病使美洲劳动力大量死亡,种植园主用非洲奴隶替换美洲土著。17世纪时英国人把蔗糖的生产与消费紧密结合在一起。当时不列颠获得巴巴多斯、牙买加以及其他产糖的岛屿,广泛扩展它的非洲奴隶贸易,打破了葡萄牙所控制的洲际蔗糖贸易,最早建立其广阔的内部消费市场。到18世纪著名的“贸易三角”趋于成熟,工业制品、奴隶、美洲的热带商品(特别是蔗糖)在大西洋上不断运转交换。

——摘编自西敏司《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1)根据材料指出蔗糖在英国消费市场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蔗糖生产与消费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解析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涉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意味着灾难。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信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三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在世界市场成熟过程中,流通的货物品种发生了变化。地理大发现初期,以奢侈品流通为主流的趋势被生活和生产需要的商品如纺织品、矿产品和金属制品等取代,世界各地区之间、居民和国家之间的经济依存度日益加强。在世界市场发展成熟的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掠夺和榨取财富的活动也由一个地区扩大到世界范围。

——摘编自沈汉《论世界市场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大西洋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的主要历史事件,并解释这一事件“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意味着灾难”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途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最终形成的意义。
2022-05-0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外国语学校、第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全球联系

材料一   西班牙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材料三   人类使用船舶作为运输工具的历史,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见下表)。

时间时代类型
15世纪以前舟筏时代独木舟、筏、木板船
15世纪—19世纪中叶帆船时代地中海的古帆船、中国帆船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蒸汽机船时代蒸汽机船、汽轮机船
20世纪中叶以后柴油机船时代柴油机船、大型远洋客船

——摘编自梅泉海《船舶发展史话》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对“哥伦布大交换”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方式(手段)。
(3)阅读材料三,指出推动“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到来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水上交通工具革新的作用。
2022-05-31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人所谓的新旧世界之间全新而复杂的交往变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欧洲人改变、甚至毁灭了许多别的文化,但他们自己的文化也通过与世界其他地区人民、社会传统和宗教之间稳定而广泛的联系而发生转变。新的富裕商业阶级在欧洲大西洋沿岸成长起来。海军成为决定性力量,欧洲由于引进美洲的马铃薯而人口增加。欧洲人民开始依赖糖和烟草等进口商品。欧洲作家日益为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力感到自豪,并将其视作他们的文化或宗教传统的优越性。欧洲人还对人类种族与文化的多样性进行了很多的思索,这有时会导致部分欧洲人产生一种新的种族意识,有时也会导致一种文化相对主义,在其中欧洲人的习俗被看作是整个人类举止的唯一形式。与此同时,各种文明地区日益与跨大西洋的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当欧洲士兵、商人和传教士进入这些地区时,美洲和非洲的人民也为保卫自己正在发展的文化和各种习俗而斗争。

——摘编自R.R.帕尔默、乔科尔顿等《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对外贸易是濒海国家积累财富、吸收先进文明和富国强兵的主要途径。17世纪东亚海权时代的开启,结束了之前东亚海域的自由贸易时代。海权竞争无不以武力为决断。欧洲人船坚炮利的优势,在17世纪陆续将东南亚的海岛地区殖民化,使这些原本贸易繁荣的地区在17世纪以后发展停滞,很大程度上疏远了近代先进的制度和技术文明。欧洲人尽管尚无力以武力征伐东南亚的半岛国家和中日两国,但半岛国家和中、日海权的丧失,对外导致难以吸收先进文化和技术,失去直接并大规模参与不断创造巨大财富的世界贸易市场;对内则导致海洋商贸意识淡化而大陆型专制和集权意识强化,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停滞,与外部世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亚历史发展就此改写。当握有东亚海权的西方国家挟工业革命后的优势兵临东亚陆权国家城下,东亚传统武装再也无力抵御逼至家门的侵略,东亚国家开始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庄国土:(厦门大学教授)《17世纪东亚海权争夺及对东亚历史发展的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人新旧世界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航海时代后西方掌控东亚海权的影响。
2022-05-3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凤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世纪前后至6世纪,中国主要出口黄金和丝织品。由于航海技术难以胜任大规模海运,中国人很少远航,这一时期中国海上贸易主要由印度洋地区的波斯、阿曼商人操持。6-10世纪,阿拉伯商人成为印度洋贸易的主力,中国的陶瓷外销从有限的奢侈品贸易转变为大量的订制生产和出口,海上贸易扩及日本、琉球和朝鲜。10-14世纪许多中国大型船舶停泊于印度西海岸,改变了往日“外商来贩”的局面,中国也成为东海、南海和印度洋贸易的主导者之一。15-18世纪中期,中国的丝、瓷器和茶叶出口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且不再经过无数的中间人和以货易货的方式,而是借欧洲人之手,把中国商品运到欧洲和美洲,换回中国亟需的硬通货白银,中国的海外贸易空间扩展到了全世界。

——摘编自李伯重《中国海外贸易的空间与时间——全球经济史视野中的“丝绸之路”研究》

材料二 与前一世纪相比的五大区域和世界范围的洲际贸易涨落情况比较表

地区世纪
16世纪17世纪18世纪
欧洲增长停滞增长
非洲停滞增长增长
北美洲(接近零)增长增长
亚洲增长下降下降
世界范围增长停滞增长

——摘编自梁雪松《近代早期与近代早期世界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至18世纪的欧亚贸易整体趋势不同的原因。
2022-02-26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