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1769年3月东印度公司发给孟加拉的通函中,规定对生丝的制造加以奖励,对丝制品的制造加以限制。这一规定的实施(     
A.加强了殖民地对宗主国的经济依附B.保证了该公司在东方的贸易垄断权
C.导致孟加拉社会经济结构的单一化D.加速了孟加拉农村生产关系的瓦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8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西班牙在美洲开采矿山,葡萄牙人在亚洲进行欺诈性的贸易,英国人则从事贩卖黑奴的勾当。这一时期,北美沦为英、法的殖民地,拉美则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征服,而亚洲则仅有若干沿海据点被占领,广大内地暂时还没有遭到殖民侵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英国极力倡导自由贸易,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封闭国家的大门。英国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畅销世界,北美和印度的棉花则大量出口到英国。此时,原本大体独立的亚洲成为欧洲列强侵略的主要对象,印度完全为英国所征服,东南亚大半沦为殖民地,中国则成为半殖民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8世纪欧洲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欧洲对外殖民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2-07-06更新 | 559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功绩,殖民主义原始积累则是滔滔罪恶,但功绩与罪恶又常常不那么容易一截为二。

材料一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毫无意外,哥伦布的远航确实引起了生态大爆炸,就像它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一样,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接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随着“欧洲船只”一起进入美洲且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经济生活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并列举“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以佐证“哥伦布的远航”在欧洲“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简析“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的原因
(3)马克思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史”形成的影响。
4 . 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B.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C.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D.人口增长导致需求量的提高
2022-06-03更新 | 1633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诸国对海岸线与大陆轮廓的测量日益精准,并在地图上用边界线和色块区分不同国家或政治体,且以物产和民族志图像作为装饰。据此推知,欧洲近代地图学的发展
A.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B.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复兴
C.反映了殖民扩张的需要D.发挥了科技革命的作用
2022-05-30更新 | 714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是一幅水彩画作品《印第安人献给埃尔南·科尔特斯一个束发带》(埃尔南·科尔特斯,西班牙航海家、军事家、探险家,1519年率西班牙军队登陆墨西哥),它选自西班牙画家迪亚特·杜兰的《印第安人历史》(1547年)。该作品旨在

A.揭露殖民者残暴行径B.客观还原历史真相
C.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D.美化殖民扩张历史
2022-05-24更新 | 961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是15一18世纪使用人数排名前10位的语言统计表。其中,英语、西班牙语排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语言发源区域人口出现增长B.侵占邻近土地出现人口增长
C.海上入侵和殖民定居的推广D.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推动
2022-04-16更新 | 1035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罪恶的种族主义西方种族主义摘录

时间及事件概况
158410月理查德·哈克卢伊特呈交给伊丽莎白一世的信向“西印度”扩张,增强非洲奴隶贸易不仅能够“传播新教福音”,也能够通过“增强亚非欧与英国的贸易往来”,为英格兰人提供工作。
1850-1855年美国南部某种植园黑奴死亡率该种植园死亡32名黑奴,只有4人活到60岁,4人活到50岁,有7人在40多岁时就死了,有7人在2030岁时就死了,还有9人死时不满5岁。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通过监禁、驱逐等方式,限制华人矿工入境美国,并剥夺了大量19世纪中期自愿或被贩卖至美国的华工的美国国籍。
19世纪末欧洲“黄祸论”甲午战争后,西方政治精英普遍担忧黄种人崛起会冲击欧洲列强的利益,“黄祸论”开始兴起,在欧洲贵族与政治家中广泛流传。

——摘编自殷之光《西方为何不肯抛弃种族主义?》


从上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04-13更新 | 254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适应性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诸国对海岸线与大陆轮廓的测量日益精准,并在地图上用边界线和色块区分不同国家或政治体,且以物产和民族志图像作为装饰。据此推知,欧洲近代地图学的发展
A.激化了列强之间的矛盾B.服务于帝国主义的扩张
C.折射出殖民主义的色彩D.体现了科技革命的作用
2022-04-08更新 | 851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阶段,在16世纪西欧商业资本主义揪起的第一次殖民主义高潮中,美洲大部分地区和非洲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沿边地区被纳入新生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二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推动了第二次殖民高潮,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扩张,使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南海外殖民,19世纪末的第三次殖民高潮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的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消极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不同阶段资本主义民的主要方式。

材料二  在人类历史上,棉花产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历程。其中,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不断变化,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三幅图片反映了棉花产业演变的历程,请分别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材料三 19世纪的殖民征服和殖民统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关于他们在殖民地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提出了一个唯物而又辩证的基本观点——“双重使命论”。那就是:一重是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的破坏性使命,另一重是亚洲为建立“西方式”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的建设性使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为例对马克思“双重使命论”进行论证。
2022-03-09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