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5世纪后半叶绘制的葡萄牙教堂祭坛板画《圣维森特崇拜》中有60位人物(如图),分别代表当时葡萄牙社会从教士到渔夫各个阶层,虽然神态各异,但都透露出对圣维森特的崇拜和海外远方事物的期盼。对此画解读合理的是
A.15世纪后期葡萄牙开始建立中央集权
B.15世纪葡萄牙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C.15世纪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开始逐渐形成
D.民族精神是葡萄牙海外探险的重要动力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毫无意外,哥伦布的远航确实引起了生态大爆炸,就像它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一样,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换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随着“欧洲船只”一起进入美洲且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经济生活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列举“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以佐证“哥伦布的远航"在欧洲城“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
(2)资本主义的发展掩盖不了奴隶贸易的罪恶。根据材料二,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分析“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的原因。
2022-01-12更新 | 3646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7世纪,西欧诸国大力扶持本国商人、限制外商特权,信奉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通常手段,他们时时谨守: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消费外国人的更多。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竞争激化了国家矛盾B.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C.自由贸易成为财富的来源D.政府干预有利于资本积累
2022-01-03更新 | 25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哪里有蔗糖,哪里就有奴隶”是一位西方学者控诉了资本主义扩张罪恶的名言。与它直接相关的现象是
A.种族屠杀B.瓜分非洲C.三角贸易D.资本输出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唐代,天宝十年(751年),因唐将高仙芝在中亚的恒罗斯战争失利,唐朝经陆路联系西亚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被切断,只好将对外贸易的重心从陆路转向海路,大概是从广州起航,经越南沿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波斯湾至巴格达。

——李金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

材料二 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马尼拉后.建立了以马尼拉为中转站的中国与西属美洲的联系,开始了为时将近250年的大帆船贸易。在此期间,大量生丝及丝绸流入美洲,美洲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西班牙占领美洲以后,大量的人员投入到殖民、征服以及开发金银矿山的活动中,造成了本国制造业与农业的衰落。这种趋势在16世纪中期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为了满足殖民地的日常需求,西班牙不得不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制造业产品。此时,明朝的生丝以及丝织品的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具备了供给能力。明初苏州府吴江县种桑1.8万余株,宣德年间已增至4.4万余株,17世纪下半叶达到10万余株

——王涛《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三   世界贸易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都把推动贸易自由化作为自己的目标并为此做出很大努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区域性经济贸易组织也都致力于建立自由贸易区,大力推进经贸往来。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缩短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使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往来变得非常容易和快捷,使各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更加高涨。尽管贸易保护主义还不时有所拍头,甚至盛行,但它仅是汇入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河流中的支流而已,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才是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

——蒋和平《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因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转向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中国通过海陆两道贸易渠道引进的外国商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影响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与马尼拉相似的亚洲国际贸易枢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并分析世贸组织成立后国际贸易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021-12-31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673年,法国通过敕令形成了关于工场手工业管理的基本指导方针,从中央到地方设置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以纺织品为例,如果达不到规定的经纱数及一定长度、宽度或重量,相关产品要被公开焚毁,普通纺织品至少须经过六道检查。上述做法
A.有利于法国出口贸易的发展B.促使法国纺织业领先于世界
C.加速了法国的资本原始积累D.表明法国率先实行重商主义
2021-12-29更新 | 585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暑期学情检测(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世纪末,美洲大陆的种植园先后生产了大量销往欧洲的烟草、蔗糖、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同时进口各类必需品,如谷物、鱼、布匹.枪炮及金属制品等。这反映了当时
A.从事黑奴贸易获利丰厚B.世界的联系得到加强
C.殖民争霸斗争异常激烈D.太平洋贸易规模巨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印第安人曾经是美洲的主人,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后,他们被屠杀、奴役,再加上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的传播,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并逐渐成为少数人口。与印第安人有着相似命运的是
A.非洲大陆的黑人B.大洋洲的原住民
C.海地的黑人D.拉丁美洲的混血人
2021-11-19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日本学者宫崎正胜指出17~18世纪“加勒比海的砂糖生产与以自给自足为基础的传统农业不同,是以大量的经济作物的生产、流通、交换为主的新型经济模式。”这种新型经济模式
A.广泛采用机器生产与工厂制度B.是殖民压迫与世界市场的结合
C.有利于促进拉美经济持续发展D.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非洲亚洲美洲
1500年以前
16世纪中叶葡萄牙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几十个商站;西班牙将其变成了殖民地西班牙已将除巴西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17世纪开始英国、荷兰和法国的殖民侵略活动,加快了亚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欧洲殖民者侵入非洲欧洲列强完全占领拉丁美洲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进行阶段划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划分依据。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