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到底要不要殖民,法国议会中形成了支持殖民与反对殖民的两个针锋相对的派别,他们在1885年针对殖民问题,就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展开了一次全方位的辩论,殖民派代表费里为殖民政策辩护道:“先生们,事实上,高级种族对低级种族具有某种权利。……我再重复一遍:高级种族对低级种族拥有一种权利,这是因为他们对低级种族负有一种义务——文明开化的义务。而今,我认为欧洲国家应该去履行这项属于文明的高级义务。”最终,殖民派取得了胜利,法国向着殖民扩张的道路大步迈进。

——-刘梦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殖民转向——从1885年关于殖民问题的议会辩论谈起》

材料二   



(1)除了材料一中的观点之外,你认为殖民派还会从哪些方面论证殖民扩张的必要性。
(2)如果你是反殖民派代表,试对费里的观点进行驳斥。
(3)在材料二图中,用斜线“///////”标识出法国殖民地的主要区域。
2023-01-12更新 | 35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1914年,欧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社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调整。以英国为例,当政者通过改革扩大了民主范围,缓解了工人阶级的不满情绪。除俄国外,欧美其他国家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民主。为了应付社会生活的复杂化所带来的新问题,英美两国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美国还开展了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或加强官僚制度。1871年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也进行了调整。比如英国,它在1870年以前实行的是经济上的放任政策,随着社会经济上的不平等加剧,统治集团改变了过去的自由放任政策,开始对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美法德诸国也推行工人福利政策,尽管背景因国而异,但无一例外,这些国家的劳工立法都是在资本主义框架内实施的。

——摘编自刘祚昌《1871—1914年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社会调整》

材料二   到1900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提及“世界文明”。尽管所有国家在语言、文化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还保持着相当大的差异,但都不由自主地被拖入一个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之中。政治和经济的现代性的标志,如现代科学、机械工业、现代交通、工业组织等,无论在何处都非常相似。但并非各个民族都能以平等关系参与这场全球性发展,欧洲人攫取了最大的利益。在其他地方,部落社会及固有的旧文化开始土崩瓦解。科学的思想到处改变着旧有的思想方法,就像当年在欧洲发生过的那样。

——摘编自(美)乔·科尔顿   劳埃德·克莱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1-1914年间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和社会领域所进行的调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世界文明”产生的历史背景并谈谈你对这种“世界文明”的认识。
3 . 围绕“工业革命”这一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00-1800年英国煤炭消费比例分配表

1700175017751800
家庭消费47.6%42.5%42.5%35.5%
工业消费39.2%39.6%42.4%50.5%

——摘编自马涛《英国煤炭工业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乙下图为1880年发表的《老煤王与雾魔》。



材料二   1713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独占西属美洲殖民地黑奴的贩卖权,从法国手中夺得北美阿卡狄亚、纽芬兰、哈得逊湾一带地方。18世纪中期,英国夺得法国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夺得了西班牙的佛罗里达。18世纪80年代,英国又宣布澳大利亚为其殖民地。

——摘编自陈钦庄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没有一个曼彻斯特(注:英国城市)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

材料四   



(1)研究材料一,你能从甲、乙、丙中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2)请具体说明材料二、三分别从哪些角度对该主题进行了研究?
(3)材料四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概述这一趋势。
2022-05-17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2届高考适应性训练(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属美洲经欧洲流到东方的白银(单位:百万银元)

年份西属美洲白银产量运抵欧洲白银数量从欧洲运达东方数量
1550332〜3
160011 〜14104.4
165010 〜138〜96
17001210 〜128.5
175018 〜2018〜2512.2
17802218〜2014.7
18003023 〜2518

——摘编自庄国土《16-18世纪白银流入中国数量估算》

材料二   大科学家牛顿帮英国建立了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可以完美地避开西班牙人对白银的垄断,这之后英国依靠殖民地(南非、印度、澳大利亚等)发现的金矿与工业革命打造了一个目不落的大英帝国。9世纪,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金本位制,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制度。1929年金本位制崩溃,国际货币陷入混乱状态,二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但1971815日,美国没有和任何国家打招呼,尼克松总统就直接在电视上宣布美国放弃金本位制,美元不再承担黄金兑换义务。从这一天起,美元霸权就走上了世界舞台。

——摘编自杨飞《从银本位制到金本位制,再到美元霸权:东西方世界的实力反转》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1550-1800年间白银国际流动的影响。
(2)有学者认为,国际金融主导权是:“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国家参与国际金融事务、引导国际金融秩序发展方向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此观点。
2022-05-14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印度公司"东印度"是对包括今天的印度、印尼、缅甸等国在内的东南亚地区的通称。1719世纪,英国、荷兰、瑞典等国都曾成立过东印度公司。

材料一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

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1231日)

材料二   瑞典东印度公司于1732年成立。同年派出第艘商船前往广州从事对华贸易。船上首席大班科林·坎贝尔同时兼任瑞典国干派往中国的全权代表。坎贝尔的日记记录了在广州贸易期间的所有事务。以下是其日记摘录∶当欧洲商人行事与中国法律或者官员命令相违背,中国官府不会顾及其身份,不管是官员还是水手。中国官员很快就找到他所属船只的大班,迫使他们交一笔钱财抵罪,否则就会把他们赶出商馆或者关入监牢,直至支付了这笔费用。如果他们无法顺利联络到大班的话,中国官员们也有更常用的办法。即逼迫船的保商支付这笔钱,否则把保商关到监牢里,直到给了钱为止。

材料三   约翰·密尔是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18231858年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后期随着职位跃升,他一度制定和决策了殖民地印度的相关政策。密尔认为印度处于文明发展的较低阶段,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更多的善;东印度公司的统治比所有印度人自己的政府要好的多。

——耿兆锐《约翰·密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英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特许证的背景。
(2)提取材料二相关信息,说明科林·坎贝尔的日记对研究18世纪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史料价值。
(3)你如何看待约翰·密尔对东印度公司殖民统治的评价?
2022-01-20更新 | 425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棉花:撬动世界的植物

2021年3月,新疆棉花事件掀起了新一轮棉花战争,再次引发热议。

材料一   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棉纺织物是古代印度4-5千年前的三件棉织品残片。

公元前6世纪,印度棉纺织品开始被销往至欧洲,在罗马帝国棉纺织品成为贵族垂涎的物品。11-13世纪,意大利威尼斯支配着地中海世界的棉花贸易。

根据文献与出土资料,在公元前2世纪开始,棉花通过3条不同的途径传入中国。元代,棉花在江南广泛种植,松江成为全国棉织品中心,16世纪开始行销到欧洲,1819年达到330多万匹。

大航海时代之后,美洲陆地棉因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在世界各地得到栽培和种植。

——摘编自曹瑞臣《棉花的全球传播》

材料二   1784年,英国商人塞缪尔在曼切斯特建造了一个使用水力纺织机的棉纺厂,雇佣了一批当地的孤儿做工人,原料用的是美洲加勒比的棉花,产品一部分销往欧洲,一部分运往非洲满足那里的奴隶贸易,还有一部分送往美洲,供给自己家族那里蓄养的黑奴。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三   

今天,中国的工厂拥有全球近一半的纱锭和织机,消耗世界原棉产量的43%(整个亚洲消耗82.2%)。
(1)根据材料一,概述棉花的传播与贸易情况。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所述的历史现象。
(3)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认识“棉花是撬动世界的植物”这一观点。
2021-12-28更新 | 393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胡椒原产于印度,距离欧洲各港口有十万八千里之远,取之向来不易。欧洲商人对其供应来源不遗余力的追寻,成为世界史上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促成全球贸易的兴起,重新划定了世界经济版图。

★胡椒的全球史,一本有味道的世界史。

对胡椒味道的迷恋,让西方国家大力支持海外探险,开拓水上贸易线路。富饶东方奢华的飨宴和异域风情,吸引欧洲的冒险家九死一生、远渡重洋,沿途的企鹅、海龟、渡渡鸟,都成为他们的盘中餐。这场追寻财富的探险就像他们追寻的香料一样,辛辣、刺激。

★一粒小小胡椒,窥探400年帝国扩张。

从达伽马开启欧洲到印度的海上线路、郑和下西洋多次到达胡椒港,到英国、荷兰相继在东南亚建立殖民地,再到美国建国初期依靠香料贸易充实国库,胡椒的流通见证了大航海时代帝国的崛起与世界贸易的发展。围绕小小胡椒,一部纷繁的贸易史就此展开。

——据[美]玛乔丽·谢弗《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1)胡椒的全球史,见证了大航海时代诸多商业帝国的崛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撰写一份该时期大国崛起的解说词。(要求:选择一个国家确定主题,概括其发展脉络,并分析其崛起的原因)
(2)有人说:“胡椒的全球史”既是一部“经济史”,又是一部“舌尖上的血泪史”。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早期欧洲主要殖民战争简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欧洲殖民扩张格局的演变及其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早期欧洲的殖民扩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57年葡萄牙人租借中国澳门并和中国建立正常贸易关系;1571年又在日本长崎获得了另一个基地,此后贸易便达到鼎盛时期。16世纪80年代,澳门进入了黄金时代,人口由五百多人增长至两万多人,迅速发展成海港城市。葡萄牙人以澳门为中心安排在远东的贸易活动,每年五月至六月,他们乘坐由中日贸易舰队司令指挥的大帆船,顺着夏季风从印度果阿起航,将装着胡椒、苏木、象牙、檀香等印度货物,以及原产美洲的白银运到澳门,把货物与白银换成中国的生丝、丝织品、黄金以及铅、水银、糖、麝香、茯苓、棉布等商品,到第二年初夏,乘着季风东航进入日本长崎、把丝、棉布等中国商品以高昂的价格迅速脱手,然后装上日本白银及少量其他货物,返回澳门。他们在澳门用日本的白银大批购买中国的生丝、丝织品、瓷器、黄金及其他货物,到第三年秋天,乘着季风返回印度果阿。

材料二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1565~1815年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与菲律宾之间的垄断贸易。在葡萄牙人独占对日贸易利润的刺激下,西班牙人也致力发展对中国的贸易。1566年,“圣赫罗尼莫号”帆船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抵达马尼拉,开辟了往返于亚洲与美洲的远程贸易航线。马尼拉大帆船将近两年往返于阿卡普尔科与马尼拉一次,中国的生丝、丝绸、瓷器等特产,遍销西班牙本土及殖民地,深受欢迎。

18世纪,垄断性的大帆船贸易走向衰落,1815年西班牙国王废除此项贸易。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葡萄牙东方贸易航线的特点,并分析16世纪澳门成为东方贸易中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中国的影响及其走向衰落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历史》

材料二   葡萄牙人在通商地沿岸建立据点,用镜子、别针、玻璃球及廉价的手工业品和玩具,骗取土著居民的宝石、珍珠、象牙等贵重物品。16世纪,第一批黑人从非洲被运到海地,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7世纪时,每个黑奴在非洲的离岸价是25英镑,而在美洲每个黑奴可售150英镑,利润高达好几倍。1757—18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获得的财富达十亿英镑。公司职员、殖民军头目克莱武靠殖民活动发迹,从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光蛋变成腰缠二十余万英镑的阔佬。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


(1)简要概括材料一中“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贩运非洲黑人的命运。
2020-09-25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