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贸易的示意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提取材料中有关近代早期世界历史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6-1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家馨《殖民主义史:非洲卷》

材料二:我相信,一切时代、一切国民的经验,都证明了一件事,即:奴隶劳动虽表面上看来只需维持他们生活的费用,但彻底通盘计算起来,其代价是任何劳动中最高的。一个不能获得一点财产的人,食必求其最多,作必望其最少,除此之外,什么也不关心。他的工作,够他维持生活就行了,你要从他身上多榨出一些来,那只有出于强迫,他自己决不会愿意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对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这一历史史事进行解析。
2021-01-29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航路开辟大事记(部分)

时间史实
1493-1496哥伦布将欧洲的葡萄、柠檬等带入美洲,将美洲的时间玉米等作物带回欧洲
1507英国国王委托历史学家维吉尔撰写《英国史》,它是英国最早的人文主义史学作品
16世纪初英国在采矿、冶金、制盐、造纸、啤酒、铜器等行业中都建立了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1522麦哲伦船队成功完成环球航行
16世纪20-70年代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和欧洲商品的集散地
1566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一尼德兰革命爆发
1624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南部
1500-1800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死于传染病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楚。)
2022-04-2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六县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看做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早期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国家;“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企业;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

——(美)托马斯.费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全球化1.0”和“全球化2.0”之中任挑一个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50字左右)
5 . 口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的文化交流媒介。结合近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的历史,任选以下1个情境,以对话形式谈谈你对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重要角色的理解。

①1750年,英国商人进行黑奴贸易②202011月,深圳举办世界云上文博会


(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时代背景和重大历史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6 .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近代资产阶级理性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全面总结,他试图建构“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哲学体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很早就已经进展到了它今日的情状,但是因为它客观的存在(消灭个人意志的权力)和主观运动(个人意志的自由)之间仍然缺少一种对峙,所以无从发生任何变化,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和印度可以说还在世界历史的局外,而只是预期着、等待着若干因素的结合,然后才能够得到活泼生动的进步。客观性和主观自由的那种统一已经全然消弭了两者间的对峙,因此,物质便无从取得自己反省,无从取得主观性。

——黑格尔《历史哲学》(1822年)


评析上述材料中黑格尔关于中国的观点。(说明:运用具体史实,用批判的眼光对材料中黑格尔关于中国的某一观点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雷纳尔之间”是研究美洲的法国专家雷纳尔于1780年提出的,由里昂研究院设奖征文,此举将欧洲学界对美洲“发现”及其后果的争论推向高潮。“雷纳尔之间”一经提出便引起欧洲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其实,很多欧洲人对美洲并无太深的了解,其中包括一些有名的美洲问题专家,他们对美洲的描述游弋于真实与想象之间。这场争论在欧洲学界开展,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雷纳尔之间”作出回答,“肯定”与“否定”观点对立交锋。这场争论涉及研究美洲的一个根本问题,既包含着对欧洲大国殖民化美洲的评价,又暗含着如何能够走出专制主义带给美洲灾难的梦魇。争论高潮迭起,但并未决出胜负高下,里昂研究院也从来没有从征文中择出最佳论著,奖项无果而终。然而,欧洲学界对“雷纳尔之间”的争论具有不可磨灭的深远意义,促进了欧洲学界对美洲问题研究的开展,有助于欧洲人进一步了解美洲,对专制主义和殖民主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形成了新的认识,为他们以后逐渐走出对美洲异国风情的想象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王晓德《“雷纳尔之间”与美洲“发现”及其后果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雷纳尔之间”引起社会关注的理由,并指出这一研究对于研究世界历史的启示。
2022-11-30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的入侵不但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不过智力上有所变化的主要是殖民地的少数上层阶级,而不是农民群众;上流社会的极少数人懂得西方语言,阅读西方报纸和书籍,熟悉欧洲的历史和现行政治。他们对接触这种外来文化的最初反应常常是热情、不加鉴别地赞美西方的一切,但随之而来的反应则通常是敌视西方,并企图保持和扶植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成分。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史上被侵略国家对欧洲文化入侵的反应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2-07-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学者卡尔·雅斯贝斯指出:“世界历史在时空上囊括全球。”但是,直到20世纪中期以前,西方很多普遍史或世界史著作仍然受到“欧洲中心论”的束缚,无视甚至否认西欧北美以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在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下,“欧洲中心论”无法解释全球各种复杂进程的演变,西方一系列历史学传统观念受到批判。

——摘编自董欣洁《全球史研究打破“欧洲中心论”》


结合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11-26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全国名校2020年高三6月大联考(新课标I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与前一世纪相比的五大区域和世界范围的洲际贸易涨落情况的比较

地区世纪
16世纪17世纪18世纪
欧洲增长停滞增长
非洲停滞增长增长
北美洲(接近零)增长增长
亚洲增长下降下降
世界范围增长停滞增长

——摘编自梁雪松《近代早期与近代早期世界贸易》

(注:17世纪时期,欧洲处于早期殖民扩张阶段,欧洲通过三角贸易加大对非洲、温带美洲的掠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早期洲际贸易”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或多条信息,自拟论题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论证合理。)
2021-12-0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市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