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2020·江苏·三模
论述题 | 适中(0.65) |
1 .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不断进行殖民扩张,最终建立起殖民霸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理查德·哈克卢伊特(1552—1616)认为,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帝国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大量的移民进入殖民地,不仅可以扩大福音的荣耀,使美洲的土著人得以教化,还可使殖民地本身成为英国商品的巨大市场,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国内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也将增多。向运往殖民地的或来自殖民地的一切商品征税又可增加皇室的财政收入,并且殖民地还可作为袭击西班牙帝国的重要基地。

——摘编自黄光耀《谋求帝国——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英国主流社会思潮评述》

材料二   西欧资产阶级通过新航路对海外进行贪婪的殖民掠夺,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而世界市场也开始逐步形成。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如狂风骤雨般横扫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说,殖民扩张活动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助跑点。

——摘编自胡海梅《欧洲近代殖民扩张活动的双重历史作用分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理查德·哈克卢伊特提出的建立北美殖民地的理由。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二中的观点,以英国为例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020-04-29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学科网2020年3月高三第三次在线大联考(江苏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02~1772年英国的国外贸易增长了两倍;1715~1771年法国国外贸易的价值增加了4倍多。这时对外贸易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770年前,英国的对外贸易大部分是同欧洲大陆进行的,到1775年时,其对外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近2/3的原料来源和贸易对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随着贸易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许多从事国际贸易的繁荣城市。伦敦垄断了英国对亚洲的贸易,是蔗糖贸易中心;利物浦是奴隶贸易的中心。阿姆斯特丹不仅控制了荷兰与亚洲、美洲的贸易,而且成了世界的商业中心和中介贸易转运站,法国、英国殖民地的产品经此地转运到中欧。里斯本支配着葡萄牙的对外贸易。加的斯控制了西班牙的国际贸易。此外还有法国的南特、波尔多等。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据材料,归纳其中一种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性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主要的环球贸易路线(1400~1800年)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从图中选取两条贸易路线,概括指出其贸易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2022-07-01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换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资本主义的发展掩盖不了奴隶贸易的罪恶。根据材料,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分析“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的原因。
2022-04-2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9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以上呈现的是大英博物馆三件文物的图文资料,综合相关信息,从世界联系的角度,自己提出一个观点,运用上述材料和所学论证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提取信息充分(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首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石景山炼厂。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钢铁成为极其稀缺的战略物资,参战各国纷纷下令禁止钢铁出口,钢铁价格一涨再涨。汉阳铁厂冶炼的生铁,战前每吨售价为二三十两白银,到了1918年秋天竞涨至250两左右。中国掀起大办钢铁实业的热潮。钢铁业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产业。1918年,素有“经商奇才”之称的陆宗舆向北京政府总理段祺瑞进言兴办采矿和炼铁企业,得到北京政府批准。陆宗舆以官商合办的方式筹集资金,成立官商合办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陆宗舆对公司前景的展望颇有号召力,吸引来自北京各界人士纷纷投资入股,甚至北京政府高层也难挡诱惑。陆宗舆马不停蹄地展开了炼铁厂的筹建工作。

——摘自胡景山《钢铁传奇》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历史条件。
2020-10-1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在十五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和在十六世纪大部分时间内,西班牙与葡萄牙是海上两大海军国。威尼斯虽与欧洲各地通商,但其规队却几乎不曾出地申海一步。因为西班牙人是美洲的最初发现者,他们认为美洲全是他们所有。虽然他们不能阻止大海军国葡萄牙殖民巴西,但大部分其他欧洲国家,却是那么害怕西班牙,都不敢在这大陆建立殖民地。企图在佛罗里达殖民的法国人,全被西班牙人杀掉。但自所谓无敌舰队在十六世纪末叶失败以后,西班牙的海军力量也衰败了,再没有能力阻止其他欧洲国家殖民了。所以,在十七世纪,英国、法国、荷兰、开麦、瑞典,总之一切有海港的大国,都想在新大陆上殖民了。瑞典人在新泽西殖民。那里,现今仍可发现不少瑞典家族,那充分证明了,这个殖民地,如果能得母国保护,很可能繁荣。但瑞典不重视这殖民地,所以不久就被荷兰人的纽约殖民地所吞并了。荷兰人的组约殖民地,则于1674年被英国人所吞并。

——摘编自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历史现象,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述。(要求:概括历史现象及评价须准确全面.层次清晰)
7 . 海洋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时间事实

1609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律师格劳秀斯在《论海洋自由》中,强调荷兰人有权利航行到东印度进行贸易,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在海上自由航行。此后,荷兰打着海洋自由的旗号,几乎垄断了北海的渔业,将捕捞范围扩展至英国海岸。
1612年西班牙政府将《论海洋自由》列为禁书。

1613年
英国威尔伍德受命于国王,发表《海洋法概览》,反驳格劳秀斯,承认各国均享有海洋自由,但沿岸国对靠近本国海岸水域享有主权。

1625年
弗莱塔受西班牙政府委托,出版了《论西班牙政府对亚洲的正义统治权》,回应格劳秀斯的攻击,主张国家像对陆地一样取得海洋的所有权。
1635年英国塞尔登出版了《闭海论》,强调英国君主有权领有围绕英国四周的海洋。

——摘编自白佳玉《论海洋自由理论的来源与挑战》


依据材料概括17世纪各国关于海洋权利争论的主要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