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6-17高一下·北京·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对于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三角贸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推动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②给美洲带去廉价的劳动力
③美国是最大的奴隶贸易贩子                    ④给非洲带来巨大人口损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01-19更新 | 735次组卷 | 3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6世纪初期,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曾公开宣称:“我是凭刀剑和盾牌取得黄金的,不是像农夫一样跟着犁跑的。”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列强殖民扩张的特点是
A.野蛮侵略,掠夺财富B.贩卖黑奴,积累资本
C.血腥屠杀,输出资本D.海外贸易,输出商品
3 . 16~17世纪,西属殖民地进口产品中的90%都来自西班牙以外的国家。18世纪后,西属殖民地消费的物资中,只有5%是由西班牙人生产的,其他全部由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提供。由此可知(     
A.商业革命冲击西属殖民市场B.重商主义被西班牙殖民者所忽视
C.早期的殖民贸易充满掠夺性D.西班牙工业落后制约其殖民扩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近代前夜”的中国,人们有着这样的思考

观点一1500~1763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较为关键的时期。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球的政治和文化关系也随之形成,西欧国家开始强行入侵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的内部瓦解力和外来冲击力交织在一起,在严峻的形势下,中国进入了近代历史的前夜。
观点二1750年中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相对份额为32.8%,1800年为33.3%,中国经济并不落后于世界,还颇具实力。中国的衰落是随着西方列强的崛起和强势入侵而来,政府的丧权辱国使危机和变局陡然地出现,中国逐步地陷入了贫困的陷阱。
观点三一个大帝国安于现状,孤立于世界,最终又在与新世界的殊死决斗中死去,内在的不思进取才是真正衰退的原因。当时的中国人认为自己居于世界的中央,他们的光辉普照周边,西方人的思变之切与中国人耽于现状是当时两个世界之间强烈的对照。即使陈腐世界代表着道义,现代社会代表贱买贵卖的特权,也改变不了这场离奇的悲剧。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你对中国“近代前夜”的理解。
2022-11-05更新 | 26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县中新学校计划项目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朝后期,政府腐败,加上倭寇的骚扰,政府实行海禁。禁令限制了中国航海业的发展,而此时的欧洲航海业却迅猛地发展起来。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当时海上的霸主,他们甚至专门成立学校,培养航海精英。这表明当时
A.中国封建统治日益腐朽B.西葡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中西发展轨迹出现异位D.西葡海上霸主地位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拉尔夫《世界文明史》:“应当承认,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繁荣昙花一现,未能持久,但大西洋沿岸的其他国家英国、荷兰和法国很快承袭了它们的衣钵,崛起为世界名列前茅的经济强国。”16-17世纪,这些国家的崛起是基于
A.圈地运动B.殖民扩张与掠夺
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_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相对封闭的区域性为主的发展状况被打破,首先是以西欧为主导的全球性殖民扩张建立起地理上的全球联系.随之,海路大通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陆路交往,世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进程.全球范围内的生物物种、商业贸易、人口迁移、宗教文化等出现了空前"哥伦布大交换".

——摘编自白小红《从生态环境视角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变化》

材料二   据统计,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至164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走的黄金约875吨,白银45000.16世纪末叶,世界贵金属的开采量83%归西班牙所有.西班牙人采用极其野蛮残忍的手段对付印第安人任何反抗,据西班牙人自己估计,16世纪前半期,他们在美洲杀死的印第安人约有1500万人.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从1501年开始,从非洲往美洲贩卖黑奴.贩卖黑奴的利润一般都在十倍至几十倍.贩卖黑奴的罪恶贸易最早从西班牙、葡萄牙开始,后来英、法、荷兰也都先后参加了这一血腥事业.这样,从16世纪开始,非洲的黑人源源不断地运到了美洲.

——摘编自刘景珍、傅利华《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与近代欧洲初期社会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历史发生变化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产生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65年起至1815年止,共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西班牙政府每年派遣一艘至四艘载重由三百吨至一千吨不等的大帆船,横渡太平洋,来往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与菲律宾马尼拉之间。在16—18世纪间,每年由大帆船自美洲运往菲律宾的银子,有时多达四百万西元(即比索),有时只有一百万西元,但以二三百万西元的时候为居多……这四百万西元当中,至少有一半甚至更多一些流入了中国。

——摘编自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

材料二   事实证明,朝贡社会不能容忍那些可能引起重大进步的技术创新。他们拥有充足的人力:自由民、农奴或奴隶,相对于研制新型机器来说,使用人力劳动更加廉价。朝贡社会不仅缺乏技术创新的刺激因素,也缺乏进行此类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意愿,精英人士把从事此类活动视为有失身份。他们研究天文学,预测日食和月食,但连独轮小车都发明不出来,而正是这些简单的装置,使人力和畜力的劳动效率实现成倍增长。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纲:人类历史的谱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8世纪中西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东西方经济地位发生转变的原因。
2020-02-05更新 | 702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载,在整个18世纪,西欧从中国输入的茶叶翻了几倍,价值达到1.8亿两白银,其中英国人的消费占据了一半以上。推动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抑制了进口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C.清政府对外贸易的重视D.西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0-06-02更新 | 538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东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印度公司”是指16、17世纪时西欧国家为开拓亚洲殖民贸易而设立的一种公司模式。东印度公司一般拥有垄断贸易权,一度还在殖民地拥有军事和行政权力。由此可以推知东印度公司
A.垄断了横跨大西洋的贸易B.增强了工业资本家的实力
C.体现了近代自由竞争原则D.有利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