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工业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征后,留下很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位于阿富汗的阿伊哈努姆是其中之一。城里有体育场、宫殿和圆形剧场,还出土了希腊雕塑、大量希腊样式的钱币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等文物。右图中既有西布莉(小亚细亚女神)、尼姬(希腊胜利女神),也有穿着东方服饰的人物,狮子战车又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样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意义。

材料二   除古印度人的数字之外,古代各民族的数字都很繁杂,认读和运算起来不方便。公元774年,一位印度学者将早期的印度数字介绍到巴格达学术界。大数学家花拉子密写了一部书,首次向阿拉伯世界介绍了印度数字体系,并对其优越性进行了全面论证。大约是阿拉伯人频繁的商业活动特别需要这种方便的印度数字,故其很快在阿拉伯世界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并在使用中渐渐演变为比较接近于现今通行形态的古巴尔字体。又由于阿拉伯商人的到处奔走,这种数字渐渐以“阿拉伯数字”的名称传遍当时的东西方世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印度数字能够“传遍当时的东西方世界”的原因。

材料三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以马尼拉为中转的中国与拉美的贸易联系。从1575至1815年,每年驶往马尼拉的中国帆船通常在20~60艘。1636年出发的船,其中一艘载运的丝货就多达1200箱。有人估计,在1565至1820年间,墨西哥向马尼拉输送的白银约4亿比索,绝大部分流入了中国。随着中拉贸易的发展,阿卡普尔科由一个偏僻小镇一跃而为墨西哥著名港口。福建漳州的月港是丝银贸易的重要口岸,很快由一个小渔港发展成为沿海商业城市;广东澄海也迅速兴盛起来,成为“海隅一大都会”。

19世纪中期,美国新式汽轮取代了陈旧的马尼拉帆船,直接抵达中国东南沿海口岸,成为美洲与亚洲之间贸易的主要转运者。由于拉美种植园和矿场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西方殖民者乘中国被西方的炮火打开大门之机大肆掠卖华工。从1849到1875年,运至秘鲁的华工约10万人,仅次于古巴。有两万名华工为修筑巴拿马铁路和运河两大工程而牺牲。


(3)结合所学,围绕“16至19世纪中国与拉丁美洲的联系与交流”这一主题,对材料三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1高一下·北京西城·期中
名校
2 . 工业革命。

世界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是英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是在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1765年,瓦特发明了能用作发动机的“万能蒸汽机”,这种机器很快就在全国广泛应用,除用在纱厂之外,还应用到冶金厂、面粉厂,并在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导致了运输工具的改进。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19世纪,工业革命逐渐地从英国扩散到欧洲大陆,甚至扩散到世界其他地区。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而且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它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背景、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解读。
2021-06-22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