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工业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工业革命的各行各业,大到纺织业、矿业、钢铁业等大型工业场所,小到各种手工工场以及传统的农业,甚至不引人注目的扫烟囱行业,都充斥着幼小儿童劳作的身影。”这折射出工业革命(     
A.导致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B.加剧了社会贫富的分化
C.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传统产业比重上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素用途
铁可用于制作农具和兵器;纯铁可用于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铁芯;钢铁可以制造机器和使用于建筑行业
富含有机硅酸盐的黏土可以制造陶器或瓷器;硅晶体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和各类芯片的必须材料
提供宝贵的能量来源(煤炭和石油);古代中国已使用煤作为燃料

——摘编自孙亚飞《元素与人类文明》


文明进步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类更好地使用不同元素的过程。选取材料中任意一种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解释。(要求: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
3 . 据统计,19世纪初,在工业革命的核心城市曼彻斯特,富人的平均寿命仅38岁,穷人仅17岁:而农村地区的拉特兰郡,富人平均寿俞达50多岁,穷人也达30多岁。由此可见(     
A.工业发展加大贫富差距B.工业革命激化阶级矛盾
C.工业生产加剧环境污染D.工厂制度提升生产效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社会,农业处于支配地位,农业生产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政局稳定和国家安全。历朝历代无不把粮食问题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但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它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下,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具有脆弱性,一旦发生区域性的自然灾害将会造成地区性的饥荒和社会动乱,出现灾民大量死亡,农业劳动力减少,粮食供应短缺。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相当复杂,各个地区的不同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生产,地理环境适宜的地区粮食高产、稳产,人均粮食占有量和粮食生产总量都比较高;相反地理环境恶劣的地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人均粮食占有量较低。官僚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粮食,在面临灾害或其他危机时,应对饥荒能力强;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应对饥荒的能力弱,粮食安全系数低。

——摘编自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社会动荡,严重影响了粮食供应问题。曼彻斯特和英国中央政府实施了一些方法对策。首先,1761—1842年,英国已修建了3960公里的人工运河,曼彻斯特成了著名的运河枢纽。1850年的曼彻斯特,更是有5条运河和6条铁路穿过。这些运河和铁路,为工业提供廉价且稳定的大宗货物运输,成为“工业革命的生命线”。其次,1815年颁布的《谷物法》抬高了粮食价格,工人无钱购买工业制造品,同时也阻碍了欧洲大陆进口曼彻斯特的纺织品,为此,1838年,他们创建了反谷物法联盟,提倡自由贸易,要求国家不干涉经济生活的原则。第三,大规模的议会圈地在1750年到1850年之间进行,大量的荒地因被圈占而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被圈占的土地既可以是农场也可以是牧场,使土地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增加了粮食的种植面积,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摘编自贾情《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粮食供应问题研究——以曼彻斯特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古代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为解决粮食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并简析其影响。
2022-07-04更新 | 34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选必2)
5 . 1791年初,麦康内尔与肯尼迪合伙开办了一家企业,初始资本约为600英镑,两人没有领取每年的利润分红,工资仅用于维持各自家庭最低限度的生活。1795年合伙中止后,麦、肯两人又凑成1769英镑13先令的初始资本,开始新的创业。5年后,企业的资本就暴增为21838镑。由此可见(       
A.生产管理制度革新的频率高B.工业革命推动垄断组织形成
C.企业家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D.工厂制度是创业成功的根源
6 . 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十小时工作制法》。1901年,通过《工厂与工作场地法》,把过去半个世纪中有关工厂问题的立法汇总为一项法律。这些立法(     
A.有利于社会问题的缓解B.给民众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C.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D.与英国宪章运动遥相呼应
7 .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新的交通方式将内陆城市与港口城市连接起来,使陆路和水路运输有机结合,进而推动英国的对外开放力度扩大。材料意在说明工业革命(       
A.大大地提高了人口的流动性B.提高了城市在经济中的地位
C.对促进全球物资流通的作用D.促进了城市之间的贸易往来
8 . 下图是近代某一历史现象在欧洲的推进方向和时间表,该历史现象最可能是
A.机器大生产B.启蒙思想C.马克思主义D.代议制民主
2022-06-03更新 | 42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分层作业(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9 .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科技劳动者出身迥异。瓦特、戴维和法拉第出身学徒,焦耳是酿酒工人,卡特莱特曾是牧师,达尔文是名门之后,道尔顿是织工后代。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A.劳动实践推动科技发展B.科技领先于世界
C.封建等级制被彻底打破D.社会具有开放性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01810年英国主要运河体系的发展情况


(注:所谓运河体系,不是指单一的一条或者几条运河,而是指一系列的彼此联系的把主要大运河沟通起来,然后给一些地方提供它们原来所没有的水路交通设施。)

——(英)杰拉德·特恩布尔《运河、煤炭与区域经济增长》

材料二   (英国)一些小村庄也因为地处交通要津而发展起来了。1760年,桑奇·布鲁克运河开通的时候,圣·海伦还是一个小村庄,但是十年过后,首先是一个玻璃制造厂建立了,不久,一个炼铜厂又建立了,圣·海伦就慢慢发展起来了。

——摘编自(英)查尔斯·哈德菲尔德《运河时代》

材料三   下表是1801年、1841年运河附近部分城市的人口变化情况表

城市运河通航时间人口(千)
18011841
巴思1760年以前3353
伯明翰177271183
布拉德福德17741367
剑桥1760年以前1024
卡莱尔1823922

——摘编自(英)查尔斯·哈德菲尔德《运河时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合理的历史阐释。
2022-05-24更新 | 41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