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工业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2020-02-17更新 | 301次组卷 | 4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根据表格可推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A.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B.工业革命条件更加成熟
C.殖民扩张助推农业发展D.工业发展得以反哺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40年代,德意志以柏林、科隆、法兰克福、慕尼黑、纽伦堡为中心,形成了四大铁路交通网。当时德意志的“铁路热”
A.促进了德意志的城市化进程B.巩固了德国的统一
C.扩大了电力工业的运用范围D.形成了垄断组织
5 . “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厂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过程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代。”下列出现在“狂飙时代”的历史现象应是
A.英国人霍金斯将第一批黑奴贩至美洲
B.英国第一艘商用汽船成功横渡大西洋
C.最早的托拉斯组织美孚石油宣告成立
D.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6 . 1669年的英国,每磅茶叶售价1英镑,相当于一个体力劳动者6周的收入。18世纪50年代,下午茶已在英国中产阶级中流行。而到了18世纪80年代,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一天也能喝两次茶。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扩大与东方的贸易B.农业生产急剧衰退
C.社会结构发生变化D.工业革命最终完成
7 . 所密认为,分工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其原因是:第一,分工能使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得到提高;第二,分工使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与生产有关的直接劳动时间;第三,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人较容易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斯密的理论
A.从根本上否定了英国传统重商主义政策B.促进了专业技术工人经济地位的提高
C.反映了英国成为工业强国时的外贸特征D.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扩大生产的需要
8 . 公共卫生是指与公众有关的卫生问题。主要是指通过社会共同努力 、改善公共环境卫生、公共食品卫生、公共饮水卫生、灌输个人卫生知识、促进医事发展以及对传染病的防治。公共卫生问题与人类社会相始终,反映时代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布罗代尔的研究,在前近代时期,欧洲城市,公共卫生情况大同小异,人们一般通过排放污水管道处理污水(主要是雨水),通过清洁工处理固体垃圾。直到18世纪,巴黎、伦敦的河畔依然成为人们自由大小便的场所;城内街道无清扫街道章程,是以各街道泥淖拉杂,堆积甚多;饮水也成问题因为居民什么东西都往河里扔。糟糕的卫生状况导致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极易流行。

19世纪前后,欧洲城市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空前发展起来。伦敦 、巴黎等城市大型排污系统的建设、自来水的使用、室内抽水马桶的使用、对食品卫生的管理,使城市公共卫生得到很大改善。19 世纪中叶细菌学和寄生虫学的建立,使人们开始对传染病的积极预防。公共卫生法规的制定,使得这些城市率先实现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

材料二 19 世纪中叶,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才逐渐酝酿、开展。这方面,传教士倡其先声,他们从母国和故乡的经验出发,呼吁中国改善卫生环境。中国出使人员有感于中国与欧美城市公共卫生的巨大差距 ,开始发出改善公共卫生的议论。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记载了西方自来水生产过程, 称之为“激水机”。中国早期改良派思想家,也对改善公共卫生问题发表许多真知灼见。郑观应对西方城市垃圾处理称道不已。

近代中国,以上海为代表的25 个租界,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近代化也领先全国。以上海为例,租界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近代公共卫生系统。而上海华界将租界的一套移植过去,并在食品检疫、预防流行病等方面与租界合作。

——以上材料根据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整理、改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相比于前近代时期,19世纪欧洲公共卫生事业进步的表现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条件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结合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分析说明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圈地运动开始于十四世纪前后,当时英国的土地制度主要以敞田制为基础。通过圈地,分散和条块分割的敞田被代之以个人集中而自由的土地支配制度,更有利于个人方便而灵活地使用他的土地。这对于提高敞田上的生产效率及生产经营的灵活性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有利于开发荒地、沼泽地、荒原和山区牧地。在原先的敞田制中,农民的土地都是被平均分配,限制了大规模的生产,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圈地运动的开始,为新贵族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提供了条件,新贵族在买入土地从事大规模生产时,也对农业技术的改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英国圈地运动开创了农业革命的先河。

——据禹继杰《英国圈地运动中的三种转变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等整理

材料二   农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不仅解决了英国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满足了迅速发展的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农业地租和利润也支持了工业的发展。农业革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工业化的进步又推动着农业革命向纵深方向发展。工业革命根据农业的发展需要生产出收割机、割草机、播种机、脱粒机、扬场机、松土机和切草机等。工厂生产的标准化农具部件使农具的修理和更新变得简便易行。铁制品工业向农业渗透的加深,工业产品在农业市场上的比例越来越大。

——据石强《英国圈地运动与农业革命》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圈地运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与农业革命的关系,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0 . 有学者说:“若从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
A.工业革命、启蒙运动B.工业革命、文艺复兴C.“光荣革命”、文艺复兴D.“光荣革命”、启蒙运动
2019-11-21更新 | 19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年内蒙古元宝山区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