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工业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4)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二   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英国的政治制度及其权力中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及其发明者。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2019-06-03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44年对全英织袜工所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54户织袜工中,平均每台织机每周收入10先令,扣除租机费后每户只有6先令,平均每人每周生活费1先令,而且衣食住行统统包括在内。该项调查结果表明
A.工业革命并未真正提高社会生产力
B.英国机器化生产尚未得到普遍推广
C.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
D.经济发展并未使社会贫困得到减缓
2019-05-18更新 | 756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后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C.为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2019-05-07更新 | 49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一,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3)据材料三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人类使用的动力方面和生产组织形式有哪些革新?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51年,英国全国1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占52%。当时英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0个,其中,首都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促使城市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是
A.海外殖民扩张
B.城市生活条件相对优越
C.工业革命
D.人口出生率显著提高
6 .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年—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2019-04-26更新 | 1062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5-2016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一下4月考普班历史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世界近代史,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可能会对15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
(3)运用材料二现代化角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意义?
2019-04-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学校课程设置会不断调整。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这样设置课程是因为
A.工业化进程强化了性别分工
B.受传统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
C.经济发展淡化社会等级观念
D.城市化进程加剧了性别歧视
9 . 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一书中说:“无论是观察家还是工人本身,都知道工厂制度是非留下来不可了。这种制度的维护者为它感到骄傲,宣称它是为未来的完全自动化开辟了可能性的一种革命制度。”这反映了
A.手工工场自此被历史彻底淘汰
B.现代工厂制适应了文明进步
C.大企业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D.经营者革命导致社会结构变迁
10 . 据此表可以合理推论出
时间英国社会经济状况
1760~1830年水渠长度增加了3倍
1850年英国修建了大约9654千米的铁路
1852年英国生产的铁总量约为300万吨
1800~1850年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6%

A.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B.19世纪中期的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D.19世纪早期的伦敦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