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工业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自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加速,同时出现了反全球化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首创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召集工人。根据韦奇伍德的指示,早晨545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自己的事务和生产工序,所有工人均依据其从事不同工种分配在不同车间。共雇佣278名工人……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工人进厂后,监工为工人分配任务,对那些准时上班者给予鼓励,……,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给予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予以停发工资。

——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   20世纪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33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1936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944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关贸总协定签署
1956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材料三   令人震惊和值得的深思的是西方国家既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又是反全球化的主阵地,西方国家反全球化的主要群体是担心失业,担心丧失福利,害怕经济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

——王晓梅《西方国家弱势群体“反全球化”的根源》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部分发达国家反全球化,由民间变为政府牵头,英国脱欧、美国退出TPP、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都说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成为反对全球化的推动力量。

——姜少敏《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力量的博弈过程、现状与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厂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并指出影响这些变化的重大事件或现象。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方国家“反全球化”力量的变化和原因,据此谈谈你对“反全球化”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济与科技革命战争或剧变新世界格局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体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
第三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据【美国】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整理

提取如表中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3 . 18世纪80年代的英国,人们穿的棉布马甲超过了羊毛和亚麻布马甲,围巾的质地变化也呈现这种趋势。1730年以前英国没有棉袜出现,而18世纪80年代毛绒袜和棉袜的比例是1:4。促进上述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过剩B.人民群众消费观念的变化
C.生产组织形式的更新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4 . 德国历史学家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基于对世界历史趋势和特点的理解,认为19世纪的世界是一个解放的世纪。下列表述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提高解放生产力B.欧美主要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人类解放事业D.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城市是历史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祐二年(1087)十月,泉州港正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出于生存的需要,南宋统治者放宽了对工商业的控制,鼓励发展工商业,使得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历史上顶点。由于经济的兴起,城市化进程也有所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变。有宋一代,科学技术成果极为丰富,航海技术也相较以前有所提高,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也发展到新的高度。由于南北陆路和东西陆路的交通断绝,南宋的大致方针是向北防御,向南发展。因此,面向东南海陆发展与东南亚等国的关系也就成了必然的趋势,而作为海上对外交往中心枢纽的泉州也应时兴起。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泉州港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指出宋代“南北陆路和东西陆路的交通断绝”后海路转趋于发达的两条路线。

材料二   至道光四年(1824),“高家堰大堤溃决,冲毁运道,运河水量激减”。清江浦南北一带“运河底高已达一丈数尺,两淮积淤宽厚,中泓如线。向来河面宽三、四十丈者,今只宽十丈至五、六丈不等;河底深至五、六尺者,今只存水三、四尺,并有深不及五寸者。舟只在在胶浅,进退俱难。”道光五年,黄河再次发生大水……运道淤塞严重,漕船纷纷搁浅于泥淖之中。然而,漕运维系着京师的粮饷供给,道光帝也不得不发布上谕,议行海运。其实,此时实行海运已完全具备相应的条件。一是较元明时期,人们对海道的熟悉程度大大提高,对于海洋航行知识了解的也更多;二是交通工具的改进也使得海运的风险大为降低。……道光帝由于得到了琦善等封疆大吏的支持,遂决定实行海运,批准了他们的奏请。

——《清江浦兴衰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江浦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城市兴衰的认识。

材料三   像伦敦这样的城市,就是逛上几个钟头也看不到它的尽头,而且也遇不到表明快接近开阔的田野的些许征象,——这样的城市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他们把伦敦变成了全世界的商业首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并聚集了经常布满太(泰)晤士河的成千的船只。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伦敦成为“全世界的商业首都”的必然性,并指出伦敦城市化早期进程的问题。
6 . 下图是1500年至1750年间英国农业劳动力和城市工人的日收入水平波动趋势图。下列选项中对图表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英国农业劳动力和城市工人的日收入水平波动趋势图(1500—1750)
A.1550—1650年间农场主和农业工人日收入增高与商业革命关系直接
B.1600—1700年间农场主收入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圈地运动导致其破产
C.1650—1750年间伦敦工人的日收入较高得益于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
D.1650—1750年间英国的高工资状况是推动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诱因
2023-02-08更新 | 381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是蹴鞠的鼎盛时代,其形式多样,活动主体广泛。宋代蹴鞠活动集娱乐、健身、军事为一体,并深入到市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元代以后,妇女踢球作为一种伎艺供人欣赏。明代以来,随着社会文弱之风盛行,蹴鞠运动受到了严重影响。清朝建立后,实行弱民政策,原来的蹴鞠运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田志生《中国古代蹴鞠发展演变的研究》等

材料二   一般认为,现代足球出现于英国。1863年伦敦多家俱乐部和学院代表们召开会议,统一了足球规则并创立了足球组织-英格兰足球协会。此后,越来越多的男性群体特别是工人阶层开始关注足球。同时,城市交通的改善也使得足球比赛可以在本地以外进行,尤其是随着蒸汽火车的出现,这项运动可以更为容易地推广和普及。

——摘编自马志刚《英国体育文化研究》等

材料三   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节选自毛泽东《体育之研究》(载于1917年《新青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以来中国古代蹴鞠运动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现代足球运动在英国兴起的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
2022-02-08更新 | 387次组卷 | 5卷引用:难点01探究:历史学科专业答题术语在材料综合题中的运用-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期工业化”是指工业革命之前的工业化,也就是乡村的工业化,是为市场而不是为家庭的手工制造业。江南地区的盛泽镇的丝绸业兴盛于明末清初,“盛泽纺绸,乃是农家副业,为该地农家经济之主要收入,农田收获,反漠视之”。“盛泽所有丝绸产品全为农村工业盛泽四乡农民,重织轻耕”。盛泽镇鼎盛时期拥有人家万户,其中机工、曳花有数千人,炼坊、染坊、踹坊等雇佣工人又有近千人,有一半人家以此为生。在盛泽镇附近的黄溪市,丝织机坊“雇人织挽”,等待雇佣的工人,每天清晨聚集于长春桥、泰安桥的桥堍等待雇主召唤。全镇商店五六百家,工商业人口在全镇总人口中占据大多数,工商业人口大大超过农业人口。形成介于县城与乡村之间的小城市,这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在1679~1833年的155年中,中国生丝的出口量从微不足道的8担上升到9920担,初露了“外向型”的经济。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

材料二   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英国的乡村工业在全国已有广泛深入地发展,几乎遍及每一个村庄。下面为1520~1801年英国人口结构变动趋势情况。

年份总人口(百万)城市人口(百万)乡村人口(百万)农业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例(%)乡村农业人口(百万)乡村非农业人口(百万)
15202.400.132.27801.820.45
16004.110.343.77762.870.90
16704.980.684.30703.011.29
17005.060.854.21662.781.43
17505.771.224.55582.641.91
18018.662.386.28503.143.14

——摘编自成德宁《英国前工业化时期的农业革命及其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早期工业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乡村工业发展的当代启示。
9 . 19世纪中期,英国流行的《致富经》小册子通常是以这样的故事开始:一个怀揣梦想的男孩正在观察蒸汽顶起炉子上的水壶盖,或者一位贫穷的织工目瞪口呆地凝视着妻子的纺车,虽然翻倒在地却仍在旋转。这些描述反映了
A.工业革命开端于纺织工业领域B.发财致富需要捕捉偶然的机会
C.蒸汽时代引领未来发展的趋势D.产业革命对技术基础要求较低
2022-01-11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夯基训练(三十一)
10 . 大工厂,在英国的曼彻斯特纷纷建立,随之曼彻斯特逐渐繁荣。工厂周边陆续兴建了大量工人棚房,包围了旧城区……最后在城市的东南边,出现了一栋栋别墅,住着新贵族、棉业富人。据此可知,此时英国
A.工人生活环境大为改善B.化工企业发展速度加快
C.关税税率处于下降趋势D.力争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