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2020·北京·高考真题
1 . “近代工厂之父”阿克莱特

材料一   英国传统纺织业以毛纺织为主。17世纪,印度棉织品和印花织物大量流入,引起了毛纺织业者的不满和骚乱。英国议会在1700—1721年间颁布多项法令,禁止进口和使用印花棉布。兰开夏毗邻重要的贸易港口利物浦。当地技术工人在市场需求刺激下,首先仿造印度棉织品。1735年,议会颁布法令将棉麻混合织物排除在禁令外。此后,兰开夏棉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19世纪,兰开夏成为英国棉纺织业中心。

材料二   1732年,阿克莱特出生于兰开夏的贫困家庭。他曾是理发师和假发经销商,后来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于1769年获得专利。1771年,他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除女工、童工外,还专门招聘了技术工人。他获得大量投资,陆续兴建十多个纺纱厂,创制了统一的工厂标准化管理体系。1790年,他引进了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许多企业家向他购买生产纺纱机的许可权或机器,借鉴其成功经验。阿克莱特还曾受封为爵士,当选过德比郡郡长。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兰开夏成为英国棉纺织业中心的条件。
(2)从“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角度,解读阿克莱特的成功之路。
2020-10-05更新 | 3173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普通高中2020年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等级考)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人口压力下,英国出现了能源危机(木材短缺)和棉布危机……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还有其他各种条件,包括水力资源、煤矿资源、银行信贷系统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有利于资产阶级发展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

——《论工业文明与新工业文明的构建》

材料二       西方国家针对工业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不断建立、调整和完善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运行机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甚至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吸取了大量营养。

——《论工业文明与新工业文明的构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文明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运行机制”。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英国兴起“建厂热”,政府保护工厂生产。约翰看到市场上急需大量棉布。就把自己的钱全都投了进去,他买来100多台棉纺机器和技术,建立一家棉纺厂。雇佣到300多名工人,从埃及、印度等地买到大量质优价低的棉花,造出大量精美棉布畅销国内外。约翰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豪。


(1)根据材料一分析“约翰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豪”所需条件?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三   从15世纪末开,英国制呢业发展起来,对羊毛的需求增加,一些贵族地主在土地上围上篱笆,赶走农民,圈地养羊,形成了英国历史上“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自由劳动者,资本主义农场发展起来。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约翰成为富豪”的那些条件英国是如何具备的?
2020-04-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同步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0年以前,作为明清时期中国最发达的地区,江南在谷物加工、服装制作、制烛等行业的生产规模上与其城镇人口绝对数量增加的步态大体一致。榨油、酿酒、印刷等行业的成长速度较快。纺织业发展更为迅速,技术领先于世界。但江南基本没有煤铁工业,生产、生活工具用铁甚少,更遑论其余贱金属。造船和工具制造等行业都有一定发展,但在工业中占比不断下降。相应地,江南主要使用木炭和薪等燃料,以木材为主材,但人均消费量不高。在明清江南,人力一直是主要的动力来源,较大规模的作坊或手工工场不仅不多,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

——据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一1850年)》

材料二   工业革命前,纺织业是近代早期英国最重要的轻工业部门。但和19世纪中期以前明清的纺织业相比,英国纺织业生产的普遍程度、绝对规模和发展速度上要逊于中国江南地区。近代早期英国的酿酒、皮革、制烛等发展速度都比较缓慢。在工具制造方面,16至17世纪英国所生产的上千种铁器数量都有重大增长。18世纪中叶,英国冶金工业的发展速度更为迅速,铁成为最重要的工业材料,煤和木材的消耗量相当高。在工业动力方面,水力和盲力的比重越来越大。18世纪初,蒸汽机已达到应用形式。为推动技术革新,英国政府早在17世纪初就实行了专利制度,通过产权激励为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以前影响明清江南工业发展状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江南工业相比,近代早期英国工业发展状况的不同,并简评二者在各自国家经济史中的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地。……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分析18世纪末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化的影响
6 . 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20世纪移来,应该倾力治污,使伦敦的天空从滚滚毒雾到重现蓝天白云。这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借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告别了内战、流血和专制,可仍未被工业社会浸淫。传统社会风貌处处可见……以后的英国人留恋和赞美农业社会的舒适生活,称之为“快乐的英格兰”。

——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三   (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快乐的英格兰”时期英国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业革命后英国生产方式发生的“变革”?
(3)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
(4)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
2019-05-14更新 | 296次组卷 | 20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测试)
7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耕地和整地的农具有代耕架、秧马等。“代耕架”从现代机械角度来看,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农具,的确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项创造。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中国一直非常重视,明清尤然。据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共2270余处,清代3500余处,形成排灌网络。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有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清朝官修的《授时通考》等。明朝中后期以后,原产于美洲等地的一些农作物相继传入我国。18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山东、河北、陕西等地较为普遍地实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制的多熟耕作制,并出现畜力牵引的大型化的深耕细作和自给性的饲料栽培、家畜饲养并提供肥料的集约化大规模经营

——摘编自谭黎明《论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18世纪中国农业技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材料二   在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诸条件中,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仅是假言推理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西欧社会转型是“三大机制”互动的结果,即社会财富积累机制、产品与要素市场流通机制、法律与政治保障机制,其中劳动生产率是社会财富积累机制的核心因素,后者是“三大机制”之而不是它们的全部。社会转型的条件不是单一的,也不可能是单一的,比如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当重要,可它为什么提高和为什么不能提高,这不是劳动生产率或经济本身所能回答的,所以它不能构成动因的原点。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7、18世纪的英国为例,简要分析其如何创造“三大机制”促进社会转型的。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最社会转型的认识
8 . 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
——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
材料二 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
——王章辉《工业化历程》
材料三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
(4)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
2019-01-30更新 | 177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2020十年高考真题历史分项-选择性必修2-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英国走在了最前面,这主要因为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有“日不落帝国”之称。可以说,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参与这一事件的主要西欧国家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期“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

2019-01-24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作业4 两次工业革命
10 . 有学者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就是棉纺织业发展的过程”,其产生的巨大力量“将工业化这个滑翔机拉着飞上天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棉纺织业发展,成为早期工业化的核心产业,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分不开。而棉纺织工业作为一种新兴工业,受到封建行会以及政府法规的约束相对较少,新技术和新发明能够更加容易地在棉纺织工业中得到应用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也引发了技术创新,带来了棉纺织部门机器生产的广泛应用。1771年,阿克莱特和他的合伙人在曼彻斯特德文河谷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成为生产的标准样式。

——摘编自夏东《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起点原因探究》

材料二   棉纺织业的惊人增长,带动了英国经济的“起飞”。首先,机器化的生产模式很快扩散到毛、麻纺织,使机械工程和金属制造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其次,棉纺织业所获得的利润为其他部门工业化的起步提供了最初的资本积累。最后,生产管理模式也很快向各行各业扩展,许多不能使用机器的行业也采取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将生产流程重新安排。

——摘编自马瑞映、杨松《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产业的体系化创新》


完成下列任务: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工业化进程特点,说明棉纺织业是怎样带动英国经济“起飞”的?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对我国工业建设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